核黄疸的症状

核黄疸的症状

核黄疸的症状及其发展阶段

核黄疸是一种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严重疾病,其症状的轻重程度通常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浓度、日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症状的演变过程,核黄疸通常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 警告期

警告期是核黄疸的初始阶段,通常表现为以下抑制性症状:

  • 嗜睡
  • 拒乳
  • 肌张力减退
  • 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
  • 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

这一阶段的症状通常持续半天到一天,随后可能进入痉挛期。

2. 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症状,包括:

  • 痉挛
  • 肌张力增高
  • 尖叫
  • 眼球震颤
  • 呼吸困难
  • 惊厥或角弓反张

需要注意的是,早产儿的痉挛症状可能不明显。在经过治疗后,幸存的患儿通常会在1-2天后进入恢复期。

3. 恢复期

恢复期是核黄疸症状逐渐缓解的阶段,其特点包括:

  • 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
  • 呼吸状况改善
  • 抽搐缓解
  • 痉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此阶段通常持续约2周。

4. 后遗症期

后遗症期通常在生后2个月至6个月之间出现,表现为以下症状:

  • 四肢不自主活动
  • 头躯干扭转
  • 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
  • 听觉障碍
  • 牙釉质发育不全
  • 哭闹不安
  • 智力落后
  • 最终可能发展为手足徐动型脑瘫

总结

核黄疸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其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特定的演变规律,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来源

本文参考以下权威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