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宝宝常用药需储备哪些

家庭常备儿童药物指南:应对宝宝常见疾病

宝宝的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在家中准备一些常用药物,不仅可以帮助宝宝缓解轻微的不适,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护理。以下是针对宝宝常见疾病的家庭常备药物清单,以及每种药物的适用症状和使用方法。

1. 一捻金胶囊

适用症状:用于宝宝停乳、停食,或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用法用量:

  • 1岁以下:每次1粒,每日1-2次。
  • 1-3岁:每次2粒,每日1-2次。
  • 4-6岁:每次3粒,每日1-2次。

小贴士:可将药物溶解在牛奶或果汁中服用,改善口感。

2. 珠珀猴枣散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发热、咳嗽伴痰鸣,或腹胀不思饮食,以及烦躁易惊、夜寐不安等症状。

用法用量:

  • 100天内:每次1/3瓶,每日2-3次。
  • 1岁以下:每次1/2瓶,每日2-3次。
  • 1-4岁:每次1瓶,每日2-3次。
  • 5岁以上:每次1.5-2瓶,每日2-3次。

小贴士:平时每周服用1-2次可预防疾病。可将药物溶解于牛奶、果汁或稀饭中服用。

3. 醒脾养儿颗粒

适用症状: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宝宝厌食、贫血、慢性腹泻、遗尿及夜啼。

用法用量:

  • 1岁以下:每次1袋,每天2次。
  • 1-2岁:每次2袋,每天2次。
  • 6岁:每次2袋,每天3次。
  • 7-14岁:每次3-4袋,每天2次。

小贴士:用温开水冲服。感冒、咳嗽、发烧的宝宝应避免使用。

4.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的咳嗽、喉痰鸣、腹胀、不思饮食及口中有酸臭气味。

用法用量:

  • 小于1岁:每次5ml,每天3次。
  • 1-2岁:每次10ml,每天3次。
  • 2-4岁:每次15ml,每天3次。
  • 大于5岁:每次20ml,每天3次。

5. 脾可欣婴儿健脾颗粒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非感染性腹泻、体弱面白、大便次数增多、便稀且气味臭秽,或伴有腹胀、睡眠不宁等症状。

用法用量:

  • 1岁以下:每次1g,每天3次。
  • 1-3岁:每次4g,每天2次。
  • 4-7岁:每次8g,每天2次。

6. 小儿化食丸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贪食受凉引起的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

  • 1岁以下:每次1丸,每天2次。
  • 大于1岁:每次2丸,每天2次。

小贴士:建议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7. 儿康宁糖浆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身体瘦弱、消化不良,并伴有食欲不佳的情况。

用法用量:每次10ml,每天3次。

8. 四磨汤口服液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的腹胀呕吐、啼哭不安、厌食纳差及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新生儿每次3-5ml,每天3次,疗程为2天。

注意事项

家庭常备药物仅适用于宝宝病情较轻的情况。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结论

合理备药和正确使用药物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关键,但家长应始终以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为准。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