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简介

轮状病毒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造成细胞损伤并引发腹泻。该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属于渗透性腹泻病,病程通常为7天,伴随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和腹泻(5天)。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脱水症状。

流行情况

全球每年约有90万名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死亡,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0~2岁婴幼儿人数约为4000万(包括新生儿),每年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因。

危害

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范围从无症状到轻微发病,再到严重发病,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致命性胃肠炎、脱水以及电解质平衡失调。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多种其他疾病,包括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在某些病例中,病毒甚至能穿过胃肠道屏障,导致病毒血症。

传播方式

轮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或口-口传播,也可通过水源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通常以水型暴发流行的形式出现。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较为稳定,不易自然灭亡,还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新生儿的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以及医院内感染。在医院环境中,护理人员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媒介。

总结

轮状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潜在的严重危害,需引起公众和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