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症状传播途径

乙肝症状传播途径

乙肝症状及传播途径介绍

乙肝是常见的传染性肝病,很多人因不了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而成为乙肝高危人群。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乙肝,了解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乙肝症状

  • 全身症状:肝脏影响人体全身,肝功能受损时,患者常感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易疲劳、没精神,还会有失眠、多梦症状,少数人有类似感冒表现。
  • 体征表现:不少患者会出现肝掌;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即肝病面容,可能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

乙肝传播途径

  1. 母婴传播:是重要传播途径,包括垂直传播和围生期及出生后密切生活接触的水平传播。
  2. 医源性传染:在医院检查治疗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且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可引发感染,如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 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可导致输血后乙型肝炎。
  4.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生活中皮肤黏膜受损就可能被感染。
  5. 性传播:属于体液传播,乙肝患者可通过性行为传染,口唇黏膜破损时接吻也有传播可能。家庭中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应接种疫苗并做好预防措施。
  6. 父婴传播:孩子出生后因对乙肝病毒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密切接触感染,多发生在年龄小、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

当出现乏力、水肿、失眠、肝掌、蜘蛛痣等症状时,建议去医院抽血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目前明确的乙肝传播途径有六种,大家应做好预防措施。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