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是什么意思

小产权房是什么意思

全面解析小产权房:定义、类型及政策背景

什么是小产权房?

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由于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并非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因此被称为“乡产权房”或“小产权房”。这一术语并非法律概念,而是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称谓。

小产权房的产权特点

  • 没有国家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
  • 购房合同无法在国土房管局备案。
  • 乡镇政府颁发的产权证实际上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产权。

小产权房的两种类型

  1. 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

    通常建在“宅基地”上,仅限于该农村集体所有者使用,外村人员无法购买。

  2. 集体企业用地或违法占用耕地建造的房屋:

    这种类型的房屋通常涉及土地使用的违规行为。

政策背景与监管措施

近年来,国家对小产权房的建设和销售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

  • 2013年11月22日: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紧急通知,遏制违法建设及销售小产权房。
  • 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派遣督查组赴五个省份查处小产权房问题。
  • 2014年3月:国土资源部启动小产权房清理统计工作,并研究分类处理方案。

小产权房与大产权房的区别

类别小产权房大产权房
土地性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
产权证颁发机构乡镇政府或村政府国家房管部门
法律保障无法律保障受法律保护

总结

小产权房因其特殊的产权性质和法律风险,一直是房地产市场中的敏感话题,购房者应谨慎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风险。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