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病因是什么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约占全身性结核病的6%。该病是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后,在软脑膜下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脑膜和脑实质,包括室管膜下等部位,并在这些部位复制。当宿主免疫功能降低(如年老、免疫抑制等)或病灶内的结核菌被激活时,结核菌可破入蛛网膜下腔,随脑脊液播散,最终引发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通常是全身性粟粒结核病的一部分。北京儿童医院在1964年至1977年间的研究显示,在118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的比例为44.2%。此外,在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解剖中,有94%的患者存在全身其他脏器结核病,其中:

结核杆菌在原发结核病形成时,可经血行播散至脑膜、脑实质或脊髓内,形成隐匿的结核病灶(如结核结节或结核瘤)。当这些病灶破溃时,结核菌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结核性炎症。此外,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与机体对结核杆菌的高度过敏性密切相关。

结核性脑膜炎属于继发性结核病,因此在诊断时应重视查找原发病灶。然而,在某些病例中,原发病灶可能已愈合或无法找到,这种情况下应提高警惕,以避免误诊。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发生与全身性结核病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