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正常值

心肌酶谱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心肌损伤或坏死后,这些酶的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常用的心肌酶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其中,CK-MB和LDH1的特异性最高,常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

目前,心肌酶谱的正常值多以成人为标准,但儿童的正常值通常高于成人。因此,当儿童的心肌酶谱值升高时,不应轻易判断为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许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cTn)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值可以达到成人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心肌酶谱中的HBD(α-羟丁酸脱氢酶)与LD(乳酸脱氢酶)、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成人的血清LD/HBD比值通常为1.3~1.6,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HBD活性升高,导致LD/HBD比值下降至0.8~1.2。

此外,在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能升高至1.6~2.5。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可能因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每个实验室需确立自身的参考比值。

除了心肌梗死,以下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肌酶谱升高:

这些疾病通常伴随LD1活性增高,从而导致HBD活性也随之升高。

在临床实践中,心肌酶谱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此外,实验室的测定方法和条件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参考本实验室的正常值范围。

心肌酶谱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工具,但其解读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避免误诊或漏诊。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