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糖筛主要检查什么

35岁是女性生育的一个重要年龄节点,被医学界称为“高龄产妇”的起始年龄。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面临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更密切的产检和筛查。

本文记录了一位35岁孕妈在怀二胎期间,从NT(颈项透明层)异常到唐筛高危,再到最终确诊的详细经历,为其他孕妈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怀孕第12周,孕妈预约了中山三院的N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胎儿的NT值为3.0(正常值为小于2.5),属于增厚范围。医生告知NT增厚可能提示胎儿存在唐氏综合症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并建议进一步检查。

几天后,孕妈进行了早期唐筛检查,结果显示21三体高风险(1:65)。医生明确表示胎儿存在较高的染色体异常风险,并建议进行绒毛穿刺以确诊。

在怀孕第13周,孕妈前往广州市珠江新城妇幼保健院进行了绒毛穿刺检查。医生详细解释了检查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并进行了局部麻醉。整个穿刺过程仅持续几分钟,疼痛感类似打针。

检查结果分为快速报告(3个工作日)和芯片报告(15个工作日)。最终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正常。

尽管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医生仍建议在第19周进行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复查结果显示胎儿心脏结构正常。

经历了从NT异常到唐筛高风险,再到最终确诊的全过程,孕妈的心情从焦虑到释然。她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产检异常时,保持冷静、听从医生建议、按时完成必要的检查尤为重要。

NT增厚和唐筛高风险并不一定意味着胎儿有问题,它们只是风险提示,最终确诊需要依赖专业的产前诊断手段。

孕期检查异常并不可怕,科学诊断和积极应对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