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什么是妊娠合并贫血

妊娠期间,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或身体需求增加,孕妇容易出现贫血问题。妊娠合并贫血不仅可能影响孕妇健康,还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了解妊娠合并贫血的成因、类型及应对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

妊娠合并贫血是指女性在怀孕前已有贫血情况,而怀孕后因生理需求增加或护理不当,导致贫血进一步加重的情况。这种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其次是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较为少见。

孕妇应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增加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

对于缺铁性贫血,通常推荐口服铁剂进行治疗。每日标准剂量为150~200毫克,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一般会有所提升,4~6周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孕妇血红蛋白低于60g/L,且接近预产期或需短期内进行剖宫产,可考虑少量多次输血,以改善贫血状况。

对于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应补充叶酸,同时补充铁剂。若症状严重,还需补充维生素B12。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贫血,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护,尽量减少出血,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乏及产后出血。此外,贫血严重或伴有心血管病变的产妇不宜哺乳,产后可短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贫血问题。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需重点补充铁元素,而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孕妇需注意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妊娠合并贫血是孕期常见问题,需通过科学的营养补充和医疗干预加以改善,以确保母婴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