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胸腹部按摩的手法

当人们出现消化不良、胃胀或胃痛等症状时,可以通过按摩来缓解不适。按摩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相较于药物治疗更为安全且见效较快。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胸腹部按摩手法及其作用机制。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拇指放置在天突穴处,沿气管方向向下点按约半分钟。点按时局部会有酸胀感,并沿气管向下扩散。

作用:该手法能够通调气道、清热平喘,常用于缓解咳嗽、喘促、胸痛、咽喉肿痛及梅核气等症状。

穴位位置: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从璇玑穴逐步向下点按至中庭穴,反复操作约半分钟。

作用:此手法具有宽胸利膈、和胃止呕的效果,适用于缓解胸闷、胸痛、打嗝、嗳气、恶心及呕吐等症状。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中指(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膻中穴,持续约半分钟。

作用:该手法可宽胸解郁、行气活血,常用于治疗胸闷、胸痛、咳嗽、气喘及心悸等症状。

穴位位置: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点上,在胸骨正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四指并拢,置于对侧胸大肌的胸骨缘,沿肋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穴和云门穴,反复10次。随后,用四指置于中府和云门穴处指按约1分钟。完成一侧后再进行另一侧。

注意事项:梳摩时用力需均匀和缓,以皮肤微红为宜;按压时用力需由轻到重,避免使用蛮力。

作用:此手法能够理气降逆、通络宣肺,常用于防治咳嗽、气喘、肺胀满及胸痛等症状。

穴位位置:中府穴位于锁骨外侧端下的窝中。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用两手掌掌根紧贴两侧胁肋部,快速前后往返擦动,直至局部发热。

作用:该手法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肝气郁结证的防治。

胸腹部按摩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可缓解多种与消化不良、胸闷及呼吸系统相关的症状。通过掌握上述按摩手法,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达到舒缓身体不适的目的。

参考来源:有关中医按摩的详细信息可参考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资料。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