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百日咳如何确诊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常见于婴幼儿,但未接种疫苗的青少年和成人也可能感染。百日咳的主要特征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独特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

百日咳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侵袭人体的喉部、气管及肺部,导致局部细菌性感染。感染后,细菌产生毒素,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引发炎症反应。病菌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可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百日咳的临床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潜伏期一般为5~21天,通常为7~14天。在此期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

此阶段从发病开始至出现痉咳,持续约1~2周。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包括咳嗽、流涕、喷嚏和低热。随着其他症状逐渐消失,咳嗽会加重,尤其在夜间。

此阶段持续数天至3个月,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患者通常连续咳嗽十余声甚至数十声,直至咳出痰液或呕吐。随后出现深长吸气,并发出类似鸡鸣的吼声。严重时可能伴随大、小便失禁、面红耳赤、唇色发绀等症状。此阶段咳嗽多在夜间加重,且易因外界刺激诱发。

咳嗽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程度减轻,阵发性痉咳消失。恢复期通常持续2~4周,但某些患者可能在半年内仍有发作性痉咳,尤其在受到刺激或再次感染时。

新生儿和幼婴儿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没有明显的痉咳,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屏气、青紫、窒息,甚至全身痉挛、意识丧失等严重情况,需特别关注。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有效方法。通常建议婴儿在2个月、4个月、6个月时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DTP疫苗),并在1岁至1岁半之间进行一次加强接种,4至6岁时再次接种。对于有惊厥史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疫苗接种方案。

通过适当的抗菌治疗和对症处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在短期内缓解。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和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百日咳是一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高传染性疾病,家长应按时为儿童接种疫苗,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