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小儿麻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冬春季节高发。由于其传染性较强,家长需要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保护儿童免受麻疹的侵害。

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但也可能短至7天左右。在此期间,孩子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体温升高。

前驱期,又称发疹前期,通常持续3—4天。主要表现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

此外,颊黏膜上可能出现灰白色小点(黏膜斑),周围有红晕,2—3天内消失。这一特征对麻疹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在发热3—4天后,孩子会出现皮疹,体温可能骤升至40—40.5℃。皮疹表现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逐渐扩展。

出疹3—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逐渐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顺序一致。此时,皮肤可能出现糠麸状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通常在7—14天内痊愈。如果体温未恢复正常或再次升高,可能提示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高热患儿,可使用小剂量退热剂,并让孩子卧床休息,直至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风和强光刺激。

若咳嗽剧烈,可给予祛痰止咳药物。

保持口腔、鼻腔、眼部及皮肤的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每日清洁。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发热期间,应提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少量多餐,增加食欲,并鼓励多饮水。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并发症的早期迹象,如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其他异常表现。

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方法。家长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孩子接种疫苗。此外,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避免接触麻疹患者,均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小儿麻疹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及时的治疗和科学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降低其危害,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