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大病吗

高泌乳素血症是大病吗

高泌乳素血症:病因、诊断与检查指南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指血清泌乳激素(PRL)水平异常升高,超过1.14 nmol/L(25 μg/L)。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4%,而在生殖功能失调患者中可高达9%~17%。女性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自1971年首次通过放射免疫技术检测到人血清中的泌乳素以来,检测技术不断进步,使得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更加精准。本文将从病因、诊断、检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解析高泌乳素血症。

一、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

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以下几类:

  • 神经刺激:某些部位(尤其是胸部)的皮肤受到刺激或神经损伤引起剧痛,可通过神经传递至下丘脑,导致泌乳素水平升高。
  • 垂体障碍:垂体肿瘤(如泌乳素瘤)、空泡蝶鞍综合征或垂体功能亢进等均可引发溢乳和闭经。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剧烈体力活动或急性创伤等可刺激泌乳素的分泌增加。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下丘脑会分泌大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TRH),该因子不仅刺激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还能引发泌乳素的过量分泌。
  • 下丘脑性障碍:下丘脑及其邻近部位的病变可能导致泌乳素抑制因子减少,或泌乳素释放因子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增加。

二、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需要结合血清泌乳素水平检测和临床表现,具体步骤如下:

  1. 血清泌乳素水平检测:在排除因静脉穿刺导致的应激因素后,若单次测定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上限,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
  2. 巨泌乳素筛查:对于无症状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应筛查巨泌乳素(生物活性低但免疫活性高的泌乳素亚型)。
  3. 钩状效应排查:若存在巨大的垂体肿瘤但泌乳素仅轻度升高,应对血清样本进行连续稀释,以排除钩状效应或假性低泌乳素水平。

三、高泌乳素血症的检查

为了明确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及其对身体的影响,需进行以下检查:

  • 体格检查:评估视力、指端异常、肥胖、高血压、多毛及胸壁病变等情况;盆腔检查评估生殖器发育情况及是否存在萎缩或盆腔包块;乳房检查观察是否有溢乳及乳汁性状。
  • 血PRL水平测定:采血时间建议为上午9-11时,静息状态下进行。PRL水平大于25 μg/L为高PRL血症,若超过50 μg/L提示垂体微腺瘤可能,超过250 μg/L则提示垂体大腺瘤可能性较大。
  • 影像学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或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用于发现垂体微腺瘤。
  • 视野检查:垂体瘤可能压迫视交叉导致视野缺损,表现为双颞侧偏盲或局部象限缺损。
  • 妇科超声: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及卵巢是否存在异常。

四、检查注意事项

在进行高泌乳素血症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若PRL轻度升高,应重新采集血样以确认结果。
  • MRI检查适用于所有PRL升高患者,即使仅为轻微升高。
  • 视野检查不必作为常规检查,但在怀疑垂体瘤的情况下应予以考虑。
  • 若乳汁为血性,应转诊至乳腺科进一步诊治。

结论

高泌乳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其病因复杂多样,诊断和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规范的诊断和科学的检查,可有效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

参考来源:美国内分泌学会PubMed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