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概述

身体检查项目丰富多样,血常规检查是其中基础的血液检查项目,其检查显示的数值众多。它对我们意义重大,能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所以大家定期到医院做基础检查很有必要。以下为您介绍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其检查项目涵盖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一般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常用符号: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 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若乙肝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需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 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若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同时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 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能发现很多全身性疾病,是众多患者的基础检查项目之一,可用于判断多种病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