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的处理

高血压危象的处理

高血压危象相关知识及处理方法

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无论哪种类型,都可能因某些因素引发高血压危象。

发生机制与诱发因素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患者在诱发因素作用下,血液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基肾上腺素和精氨酸加压素等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突然急剧升高,导致肾脏出、入球小动脉收缩或扩张,从而引发高血压危象。

  • 诱发因素包括寒冷刺激、精神创伤、外界不良刺激、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等。
  • 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时,同时食用干酪、扁豆、腌鱼、啤酒和红葡萄酒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
  • 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后,节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

治疗办法

  1. 降压药物起始剂量宜小,逐步增量,在1 - 2周内使血压达到正常水平。有效控制高血压能预防或逆转高血压对心、脑和肾脏的损害,这是通过抗高血压作用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实现的。
  2. 选择降压药物时,不仅要起效快、降压效果确切,还要确保在降压过程中不会因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重大脏器损害,应用得当可取得良好降压效果。
  3. 恰当确定降压目标水平,老年人或伴心脑肾损害者应避免急剧降压。降压安全水平在160 - 180/100 - 110mmHg之间,或平均动脉压降低20% - 25%,起初48小时内,舒张压不低于100mmHg,收缩压不低于160mmHg。

了解高血压危象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及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应对高血压危象,保障患者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