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分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合并症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任由其发展,会演变成肾衰竭,需换肾治疗,因此提前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以下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与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1. 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部分缓解,本期无病理组织学损伤。
  2. 正常白蛋白尿期:GFR高出正常水平,肾脏病理表现为GBM增厚,系膜区基质增多,运动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升高(>20μg/min),休息后恢复正常。若此期能良好控制血糖,病人可长期稳定在此期。
  3.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GFR开始下降到正常,肾脏病理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变,UAE持续升高至20 - 200μg/min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本期病人血压升高。经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延缓肾脏病进展。
  4.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理上出现典型的K - W结节,持续性大量白蛋白尿(UAE>200μg/min)或蛋白尿大于500mg/d,约30%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GFR持续下降,尿蛋白不随GFR下降而减少。病人进入此期,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控制,GFR将平均每月下降1ml/min。
  5. 终末期肾衰竭:GFR<10ml/min,尿蛋白量因肾小球硬化而减少,尿毒症症状明显,需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1. 控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
  2. 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常见且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等药理作用,全身血压正常时也可产生肾脏保护功能。ACEI副作用有高钾血症、肾功能减退和干咳等。降压靶目标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压为130/80mmHg。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不主张纳入一线用药,除非合并心动过速或明显水肿。钙通道阻滞剂(CCB)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肾脏保护功能尚不明确,地尔硫卓类作用似乎优于双氢吡啶类,后者不推荐单独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
  3. 饮食疗法: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蛋白质摄入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早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可降至0.6g/(kg·d)。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宜补充α - 酮酸。可部分用鱼、鸡肉等代替红肉类,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
  4. 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者可行肾脏替代治疗,但其预后较非糖尿病者差。糖尿病肾病病人并发症多见,尿毒症症状出现早,应适当放宽肾脏替代治疗指征。一般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 - 15ml/min或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进入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长期生存率相近,血液透析利于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但动静脉内瘘难建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腹膜透析常选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短期内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不必应用抗凝剂,已有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使病人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5. 器官移植: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约占肾移植病人的20%。近年来尸体肾移植5年存活率为79%,活体肾移植为91%,接受透析者5年存活率仅43%,活体肾特别是亲属供肾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肾移植,但糖尿病肾病病人移植肾存活率仍比非糖尿病病人低10%。单纯肾移植不能防止糖尿病肾病再发生,也不能改善其他糖尿病合并症。

糖尿病肾病危险程度高,若能早发现早治疗,或许可控制病情。平时要注意血糖和血压,糖尿病患者身体不适需及时就医,在糖尿病肾病前期发现可获有效治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