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表现是什么

孤独症的表现是什么

孤独症(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其表现通常在孩子三四岁时就较为明显,能看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孤独症的具体表现:

语言障碍

部分家长因急于让孩子说话,会一下子给孩子灌输大量知识,这可能对孩子脑部造成较大冲击。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表现之一,很多患儿不愿张口说话,久而久之在交流上会出现严重问题。若孩子在2 - 3岁时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应及时咨询医生。

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就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享受爱抚时也无愉快表情,甚至拒绝父母和他人的拥抱、爱抚。他们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其他人态度相同,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与同龄儿童也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常独自活动,不喜欢与同伴玩耍;看到其他儿童兴致勃勃做游戏时,既无观看兴趣也无参与愿望。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正常儿童热衷的游戏、玩具不感兴趣,而喜欢玩非玩具性物品,如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且能持续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不厌倦。他们关注玩具的非主要特征,对主要特征却不感兴趣。患者还固执地要求日常活动程序保持不变,如睡觉时间、所盖被子、外出路线等。若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会表现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此外,患者可能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智能障碍

孤独症儿童的智力水平表现不一,少数患者智力在正常范围,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国内外研究显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约50%为中度以上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为轻度智力缺陷(智商为50 - 69),25%智力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四种症状,孩子可能已患上孤独症,应积极就医,对孩子的孤独症进行必要治疗。

结论:了解孤独症的表现有助于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就医治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