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定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定义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定义、症状及相关信息

什么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常见于刚出生的婴儿。其主要原因是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新生儿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开始和肺循环的建立,体内多余的红细胞被逐渐破坏,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然而,由于新生儿的肝脏酶系统尚未成熟,这些未结合胆红素无法被迅速代谢并排出体外,导致其在体内积累,从而引发皮肤和黏膜的黄染。

随着肝脏酶的逐步成熟和红细胞破坏的减少,未结合胆红素会被代谢并通过肠道和泌尿道排出,黄疸现象也会逐渐消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时间节点

  • 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内开始出现。
  • 在出生后4-6天达到高峰。
  • 足月新生儿的黄疸一般在两周内消退。
  • 早产儿的黄疸可能需要3-4周才能完全消退。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

  • 黄疸色泽:轻微的黄疸呈浅黄色,较重的黄疸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呈现“黄里透红”的特点。
  • 黄疸部位:主要分布于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近端,通常不过肘膝。
  • 一般情况:新生儿整体状态良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会发展为核黄疸。
  • 早产儿特点: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更为常见,可能会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时间也更长,可延至2-4周。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 足月新生儿中约有60%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 早产儿中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更高,约为80%。

如何应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密切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黄疸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

总结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正常现象,通常会随着时间自行消退。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状态,必要时咨询医生,以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