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的确诊依据是什么

羊水栓塞的确诊依据是什么

羊水栓塞:分娩期的致命风险及确诊依据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指羊水中的物质(如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等)以及促凝物质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近年来,研究发现羊水栓塞的主要机制是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过敏反应,因此也被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发病率

羊水栓塞的发病率较低,约为每10万分娩中4至6例。然而,一旦发生,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需引起高度重视。

羊水栓塞的确诊依据

确诊羊水栓塞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以下是常用的确诊依据:

  • 胸片检查:显示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以及明显的弥散性肺水肿。
  • 肺部扫描:可见某些栓塞区域的灌注减少。
  •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初期表现为急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中心静脉压升高,后期因大出血导致中心静脉压大幅下降。
  • 凝血因子检查:妊娠期通常凝血因子增加,但羊水栓塞合并DIC时,血液无法正常凝结。

羊水栓塞的危险性

羊水栓塞不仅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也可能在产后出现。这种情况进展迅速,往往在短时间内危及母婴生命。因此,孕妇及医护人员需高度警惕。

如何应对羊水栓塞?

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评估和处理。医护人员需熟悉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和诊断方法,以便迅速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风险。

结论

羊水栓塞是分娩期的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及时诊断和干预是保护母婴生命的关键。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