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介绍

在怀孕过程中,孕妈妈们可能因各种原因在未足月时生下宝宝。相较于足月宝宝,早产儿更易患上某些疾病,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较为常见,该疾病通常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3 - 6周,可分为活动期和纤维膜形成期,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活动期

活动期病程为3 - 5个月,并非所有病例都会经历以下5个阶段,约1/3病例在第一阶段、1/4在第二阶段停止进展,其余则分别在第三、四、五阶段停止并进入纤维膜形成期。

  1. 血管改变阶段:此为病程早期表现,动静脉均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大3 - 4倍,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毛刷状毛细血管。
  2. 视网膜病变阶段:病变进一步发展,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之前朦胧。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3. 早期增生阶段: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引起眼底周边部(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4. 中度增生阶段:脱离范围扩大至视网膜一半以上。
  5. 极度增生阶段:视网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视网膜病变纤维膜形成期

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最终会瘢痕化形成纤维膜,根据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分为1 - 5度:

  • Ⅰ度:视网膜血管细窄,视网膜周边部灰白混浊,杂有小块不规则色素斑,附近玻璃体亦有小块混浊,常伴有近视。
  • Ⅱ度:视网膜周边部有机化团块,视盘及视网膜血管被牵引移向一方,对侧视盘边缘有色素弧,视盘褪色。
  • Ⅲ度: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数个皱褶,每个皱褶均与视网膜周边部膜样机化团块相连接,视网膜血管不沿此皱褶分布,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不同。
  • Ⅳ度:晶体后可见纤维膜或脱离了机化的视网膜一部分,瞳孔被遮蔽。
  • Ⅴ度:晶体后整个被纤维膜或脱离了机化的视网膜所覆盖。散瞳检查,在瞳孔周边部可见呈锯齿状伸长的睫状突,前房甚浅,常有虹膜前后粘连,也可因继发性青光眼或广泛虹膜前粘连致角膜混浊,眼球较正常小且内陷。

总结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活动期及纤维膜形成期,该病进展迅速,可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口狭窄,发现宝宝患病需及时治疗,祝愿宝宝们健康成长。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