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档立卡户

如何建档立卡户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建档立卡扶贫工作指南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扶贫工作成为经济建设中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帮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国家推出了建档立卡制度,确保贫困家庭能够享受到精准的扶贫政策支持。以下是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的详细流程和相关信息,希望能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指导。

建档立卡的九大流程

1. 规模分解

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国务院扶贫办核定各省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随后,各省将该规模逐级分解到行政村,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 初选对象

在县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规模,由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3. 公示公告

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的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若无异议,名单将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4. 结对帮扶

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各县统筹安排帮扶资源,制定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5. 制定计划

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6. 填写手册

县扶贫办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填写《扶贫手册》。该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贫困户和村委会各执一册。

7. 数据录入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将《扶贫手册》内容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联网运行

各省扶贫办负责将录入的数据在本省内试运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用性。

9. 数据更新

贫困户信息需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动态调整。此项工作需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实施。

建档立卡的意义与建议

建档立卡制度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识别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对于有疑问的群众,建议及时咨询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获取更详细和权威的信息。

参考资料

通过科学的建档立卡工作,我们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