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能治愈干燥症吗

中医能治愈干燥症吗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法

中医作为中国的瑰宝,博大精深,虽治疗疾病相对西医见效慢,但能改善症状并根治疾病。干燥综合征在中医范畴有多种类型,下面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症状、治法及方剂。

燥热亢盛型

  • 症状:口干唇燥、咽干鼻燥、口舌破溃、眼干少泪、目赤多眵、小便短赤、大便干结、面红烘热或低热羁留、舌干红无津或有裂纹、苔少或黄燥、脉细弦数。此型由外感风、暑、燥、火四邪,阳热亢盛,燥热酿毒,消灼津液,耗伤阴血所致,是干燥综合征中症状较严重的证型。
  • 治疗:清热凉血,护阴润澡。
  • 方剂:犀角地黄汤加味。常用药包括水牛角、生地、丹皮、赤芍、玄参、丹参、麦冬、阿胶、知母、黄连。

阴虚内热型

  • 症状:口干咽燥,夜间尤甚,唇干燥裂,口干欲饮或饮不解渴,目干涩,少泪或无泪,视物模糊,头晕耳鸣,声音嘶哑,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此型最为多见,由素体阴虚或各种原因导致阴液耗损。
  •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除烦。
  • 方剂:杞菊地黄汤合一贯煎加减。常用药有北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女贞子、菊花、山萸肉、丹皮、旱莲草、天花粉。

气阴两虚型

  • 症状:口燥咽干,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大便不实,舌红少苔,脉细。
  •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生津。
  •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为生黄芪、升麻、生甘草、天花粉、太子参、生地、麦冬、陈皮、乌梅、北沙参。

血虚燥热型

  • 症状:口干咽燥,鼻干目涩,面色少华,头晕乏力,经血稀少,每易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肌肤毛发枯燥,舌嫩红少津,苔少,脉细。
  • 治法:养血柔肝,生津润燥。
  • 方剂:四物汤合一贯煎加减。常用药包括生地、当归、白芍、川芎、枸杞子、北沙参、麦冬、丹参、百合。

瘀血阻络型

  • 症状:口干咽燥,眼干目涩,皮肤粗糙,色暗发斑,毛发焦黄,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畸形,指端紫暗,经行量少色暗,舌质暗少津,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 治法:活血化瘀,蠲痹通络。
  •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鸡血藤、穿山甲、丹参、生地、鬼箭羽。

干燥综合征患者若想尽快痊愈,可参考上述内容确定适合自己的中药验方。

结论:中医针对干燥综合征不同类型有相应的治疗方法,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