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孕期养护(三)
中间六月,重再养胎
三个月以后,胎儿成形,知饥渴,开始食母精而长大。
此时母体为供应胎儿所食之精,中脉开,太冲脉盛,精气时下,生化旺盛,所以母体体温会偏高,此不为病。
同时母亲也会开始变的能吃,饭量大增。
因为一个人吃的要养两个人嘛。
💚能食便食,食其所喜,不必刻意进补,也不必控制饭量或次数,总之随孕妇所需、所爱便可。
胎儿五月生筋,开始能动。也就是从第五个月,第17周开始,会有胎动,胎儿开始在子宫内玩耍。
此时胎儿生长已具,所食量大。对母亲而言,主在养气血。
气血得养,则五脏精足,胎儿生长强壮,则不至未月小产。
现代人多不缺营养,其实不必去刻意饮食补品,正常饮食,正常活动即可,不必强食。
若果有体弱而气血不足者,治在舒肝养血,仲景当归散、白术散,可斟酌用之。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讲一下现代关于养胎的两个误区。
一个就是所谓的胎补,另一个就是胎教。
无论是胎补还是胎教,其实都是在拔苗助长。
有一个词叫正行无碍,其实人体之道与天之道是一样的,在天地之中,人只管去正行,剩下的则交给天意。人体也是一样,天机自动,作为母亲,只管去养正便可,剩下的只需交给身体,身体自己便会调节。
身体是永远要比人的自以为是要聪明的。所以只按身体需要,食其所喜食便可。
胎教也是一样,胎儿在母体内自然生长,需顺其自然,要少干预。所谓胎教,实为母教,母亲开朗大度,心情舒畅,便是最好的胎教。
中国古人的胎教是怎么做的呢?说,为母者,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淫声,口不出傲言。
这并不是对母亲的规范,要求母亲要小心谨慎,而是说母亲要保持心情的安定平和,这样才有利于胎儿的成长。
总之,孕期中间六个月,便只需记住调理气血、正行无碍,八个字就可以了。母亲保持心情舒畅,正常饮食,正常活动即可。
来自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