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挖眼男童复明有望?揭秘“电子眼”

导读

【妈妈网特稿】震惊全国的山西男童小斌斌被挖眼案有了重大突破,警方宣布案件告破,嫌犯为此前投井自杀的小斌斌伯母。小斌斌的遭遇让人扼腕,人们都十分关注被挖双眼的他还有没有机会恢复视力。香港一位眼科专家林顺潮说,小斌斌仍可以通过“电子眼”技术恢复视力,并表示愿意负担小斌斌的手术费用,小斌斌家人知道后对此充满希望。

  【妈妈网特稿】震惊全国的山西男童小斌斌被挖眼案有了重大突破,警方宣布案件告破,嫌犯为此前投井自杀的小斌斌伯母。小斌斌的遭遇让人扼腕,人们都十分关注被挖双眼的他还有没有机会恢复视力。香港一位眼科专家林顺潮说,小斌斌仍可以通过“电子眼”技术恢复视力,并表示愿意负担小斌斌的手术费用,小斌斌家人知道后对此充满希望。

  在为小斌斌感到庆幸的同时,许多人都产生了疑问:“电子眼”真的有这么神奇,能使失去眼球的人恢复视力吗?“电子眼”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如何操作?为此,Dr.M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电子眼”的神秘面纱。


不幸失明的6岁男孩小斌斌

  案件回顾:山西6岁男童被挖双眼

  8月24日傍晚,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发生一起伤害儿童恶性案件,一名六岁男童被骗至野外,犯罪嫌疑人采取残忍手段致其双眼严重受伤。据媒体报道,男童父母介绍,24日,山西汾西县6岁的小斌斌在家外玩耍,当晚10时左右被发现在离家不远的野地里。小斌斌被人下药致昏迷,满脸鲜血,双眼被挖去。

  孩子失去双眼眼球 被确认永久失明

  孩子被发现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山西眼科医院医生表示,经过院方全力抢救,目前小斌斌没有生命危险,但基本可以确定已经失明。

  家人告诉记者:“等到眼睛消了肿,医院的大夫说还要再填一双假眼睛,让眼睛那里不能凹下去。虽然孩子自己已经看不见了,但是总不能让别人看见他就害怕吧。”

  “做这个手术也就是让他的脸不要吓到别人,但是对于他自己而言毫无意义,孩子一生中对眼珠的回忆只能停留在6岁以前了。以后他也只能在记忆中回忆天是蓝的以及自己喜欢的喜羊羊,再没有机会看新的东西了。”


  孩子不知道自己失明 问天为什么是黑的

  当问到小斌斌的情况,家人的回答让人心酸:“孩子不知道眼睛已经没了,因为我心酸,就骗他。他问,天为什么一直是黑的?现在几点了?怎么就亮不起来呢?我们只能说眼睛受了点伤,现在用纱布包着,等到取了纱布,出了院就好了。这个问题现在不好给孩子解释,这是最痛心的事情。”


不幸失明的6岁男孩小斌斌

  孩子目前身体情况基本上平稳,但是每天输液、换药的时候小斌斌还会哭。什么时候能出院也不一定。

  香港医生表示 小斌斌可通过电子眼恢复视力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眼科专家林顺潮表示,被挖去眼球的6岁山西男童小斌,仍有机会通过“电子眼”恢复视力。

  林顺潮在电台节目中表示,一队医疗专家已抵达山西,探望小斌斌。经检查后确认,他失去两只眼球,右边眼腔骨破裂,幸好目前并无受感染迹象。而他的视力系统已发育,他有机会透过植入“电子眼”恢复视力,并愿意为其提供双目免费植入服务。他表示,当男童的家人知道后,充满希望。


  揭开“电子眼”神秘面纱

  “电子眼”能恢复失去双眼眼球的人的视力,真有那么神奇吗?“电子眼”到底是什么?


电子眼

  其实,“电子眼”确有其事。很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试图攻克人工视力的难题。从原理上看似乎并不困难,毕竟眼睛工作原理和相机一样,人们能造出相机自然能人造“视力”。而且“电子眼”的需求量很大,因为全球失明人数很高。就拿视网膜黄斑变性来说,这种最终导致失明的眼疾影响了近1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不要提白内障、青光眼了。

  1998年美国能源部牵头组织了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共同创建了一个叫做第二视觉Second Sight的公司。它们推出的人造眼名唤“百眼巨人”Argus。这种人造眼通过植入装置,使患者恢复部分视觉。这个系统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视频眼镜,整合在镜片中的两台数码相机,用于获取实时图像;

  2、视频处理器,把数码相机获得的图像编码成电磁信号;

  3、发射器,就在眼镜上,把处理器编码的电磁脉冲发射出去;

  4、接收器,一般放在耳朵上面的头部皮肤里,很小的一个天线,接收电磁信号,并通过一条细线传到眼球的后方;

  5、视网膜植入装置,这也是个芯片,1毫米见方,上面有很多个电极,按照处理器发出的指令依次放电,电信号经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

  2002年,第一代百眼巨人的视网膜植入装置只集成了16个电极。也就是说,植入了这种人工眼的6名自愿者只能看到16像素的明暗色块。这会让病人恢复明暗视觉。2009年7月中旬,第二代百眼巨人获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进入临床试验。二代产品拥有60个电极。这60像素的图案已经能帮助使用者看到光明,分辨基本的形状了——比如门在哪里。

  目前,拥有200多个像素的第三代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200像素,如果它能顺利推广,将能让至少两千万盲人重新拥有辨认亲人的面部特征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这款产品采用的是植入式的芯片的方法,它存在一个长期使用效率下降的问题。

  而对于失明人士来说,能否用这些尚在试验阶段的方法改善生活,还是一个需要医生和患者仔细平衡的问题。但是对于失明者这个庞大的群体而言,光明无疑已经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误会:不是“看”而是“感应”

  “电子眼”有可能恢复失明人士的视力,小斌斌可以用上这么先进的技术装置吗?近日传来消息,林顺潮的助理表示,林医生所说的“电子眼”并不是需要手术植入眼眶的设备,而是一种名叫“电子导盲仪”的新技术。


电子导盲仪

  人的视力系统是由眼球收录讯息,经视神经传去脑部视觉皮层,一般3到6岁的儿童,视力系统已经发育,视觉皮层已经有记录,男童虽然失去眼球,但可以透过“电子眼”,即“电子导盲仪”,通过人造视力接收讯号,转化为数码讯号传到後脑皮层。

  电子导盲仪是什么?电子导盲仪有许多种类,例如超声波导盲仪、穿戴式导盲仪、引导式手杖等,其原理就像蝙蝠一样,通过发送和接受超声波,使用者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像蝙蝠一样透过声波避开身边的障碍物,甚至可以区分身边人与物。前额导盲仪,作用就如同使用手指触摸点字阅读一样,可通过感知电子信号所传达的物体的位置、动作、形状来想像前面的空间里的具体情况。而舌头导盲仪则主要通过舌头感觉到不同强弱的电脉冲刺激,通过神经传递至大脑,进而还原画面中影像的轮廓,从而“看”到一些东西。

  电子导盲仪佩戴在失明者额头,可以把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跳过视网膜直接刺激大脑的“视觉区域”,让失明人士能够感觉到前方物体轮廓。“电子导盲仪”目前在日本和欧洲市面可见。

  林顺潮表示,尽管这些装置目前还处於早期阶段,所形成的影像还相当粗糙,然而通过这些装置,小斌斌便能够“看到”各种物体的线条及轮廓形状,脑海里能够呈现出在什么地方放有哪些东西,起码能够比较放心的向前走。“这类装置可令小斌斌有机会重新认识世界,以及令生活方式出现重大转变。”


  想要重见光明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斌斌能重新“看”到的机会渺茫,林顺潮所说的“电子眼”即电子导盲仪的作用只是能帮助他适应“天再也不会亮”的生活。即让他能“感觉”到景物的存在,但并不是真正的“看”到。


小斌斌进行行走复健

  林顺潮表示,这类电子导盲仪目前只能让使用者看到部分黑白色的景象,技术有待进步;加上要在大脑里安装晶片,可能会有副作用。至少要再过5年,才考虑为小斌斌安装装置。从长远来说,小斌斌有机会恢复部分视力,但是要恢复到像正常人看东西的解像度那么高,有颜色,有其他所有的东西,那个机会就很小了。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和小斌斌的身体情况,医生可以做的是为小斌斌移植仿真度极高的义眼。而随着年龄增长,安装好的义眼也需要跟随调节。安装义眼的费用大约5万港币,未来如果小斌斌有机会安装电子导盲仪的话,医疗费用将超过10万美金。

  Dr.M有话说:目前来说小斌斌只能移植义眼,让失去眼球的眼睛不那么骇人。想要恢复视力,除了要尽快恢复身体外,还要寄希望于导盲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斌斌和所有失明人士来说,想要重见光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我们也祝福小斌斌和他的家人尽早走出阴霾,在各方帮助下走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