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以爱为印 ——专访大J小D公众号创始人 Jessica

导读

大J,一位早产儿妈妈,坐标美国纽约,曾是知名外企经理,因为女儿早产,现为全职妈妈。2015年开创公众号“大J小D”,记录与28周早产宝宝的一起奋斗的那些欢笑和泪水。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亲身实践过的心得。用心的育儿记录,陪伴大家一起成长。本期【妈妈会客厅】有幸请到大J来做客,跟妈妈网的网友们一起来分享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妈妈网特稿】大J,一位早产儿妈妈,坐标美国纽约,曾是知名外企经理,因为女儿早产,现为全职妈妈。2015年开创公众号“大J小D”,记录与28周早产宝宝的一起奋斗的那些欢笑和泪水。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亲身实践过的心得。用心的育儿记录,陪伴大家一起成长。

  本期【妈妈会客厅】有幸请到大J来做客,跟妈妈网的网友们一起来分享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大J小D是个小而美的号 缘起爱的传递

  妈妈网:你好!很荣幸你能接受妈妈网的专访。“大J小D”可以算是亲子公众号里面响当当的大号了吧,当时为什么会取名“大J小D”呢?有什么特殊的深意吗?

  你好,也很开心可以有机会和妈妈网一起分享一些我的故事。“大J小D”这个公众号绝对算不上大号的,我一直开玩笑说它是“小而美”(笑)。说起这个公号的名字,其实是这样的。我的英文名叫Jessica,我女儿的英文名叫Dorothy,于是就取了我们两个人英文名字的首字母成了这个公号的名字了。

  我一直觉得妈妈是一个女人的一个角色,尽管这是很重要的角色,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这也是为什么尽管这是一个亲子公众号,但我并不想起名叫“小D妈妈”这样的,因为这里面我分享的不仅是育儿,还有一个妈妈、一个女人的自我成长。

  妈妈网:你历经千辛万苦产下28周的早产宝宝——小D,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些经历是很私人的事情,是什么促使你把你的亲身经历拿出来跟妈妈们分享呢?

  这一路走来,女儿小D的确经历了很多很多难关。曾经有过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我都不敢和国内朋友聊天,就怕他们问起,很多很多的经历再说一遍还会揪心地痛。在小D一岁左右时,她的情况越来越好了,不再需要看5、6个专科医生了,也不需要做开颅手术了。这一年走的很辛苦,但我们很幸运,在纽约遇到了太多太多顶尖的医生和康复师。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小D走不到今天。

  我们特别感恩,那时我就和老公商量着,如果可以让我们收获到的爱传递下去?于是,就萌发了开一个微信公众号,把我们的故事和我们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分享出来,给国内需要的父母们。那时的想法特别简单,如果,哪怕只是影响了一个家庭,那我们也会觉得很开心。这是一种正能量和爱的传递。

  妈妈网:现在大多数公众号内容会着力在一个主要方向上,如“爱读童书妈妈小莉”主要方向就是儿童图书故事为主。而我们看到你的文章涵盖面很广,既有早产儿的护理知识,又有早教启蒙;既有聪明玩具库又有运动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小D因为早产的关系,而且一开始情况很糟糕,从出院后就一直有大运动康复师、精细运动康复师、喂养和语言发展师、认知发展老师和营养师一直在帮助她。我和他们每天日常交流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于是我就把这个公号当成是自己育儿心得的记录。

  所以只要是女儿经历过的,我自己特别有感悟的,我都会写下来分享出来。因此,我的公号其实没有特别侧重某个方面,我倒是更愿意把它当成见证女儿和自己成长的记录。

  只有经历过的感悟心得 才能写得更深入、细致

  妈妈网:我们知道写原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找选题,开通公众号的前半年,100多篇文章里大部分都是你自己辛苦原创的,请问这些原创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哪呢?

  其实到现在已经有200多篇是我自己的原创了。要说灵感来源,那就是每天和女儿的朝夕相处,和我们康复师团队的日常交流。育儿,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过程,而女儿因为早产的关系,不仅把大部分早产宝宝有的问题都经历了,也把很多足月宝宝的问题都放大了。所谓“有病成医”吧,这些就是我原创文章的来源。

  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坚持的,我只写女儿经历过的,不做任何理论翻译,因为我自己太明白了,经历过的感悟和单纯从育儿书了解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只有经历过我才能写的更深入、更细致。

  育儿知识是有时效性的 需要实时更新

  妈妈网:你现在生活在美国纽约,分享给妈妈们的育儿经验都是在美国学习到的,不少新颖的育儿知识都让国内妈妈们深受启发,你认为美国的育儿理念和国内的主流育儿理念有哪些区别?

  这个话题要展开讲其实挺大的,我简单说说我自己印象最深的几大区别吧。

  首先,育儿知识是有时效性的。

  这一点在美国体现的淋漓尽致,美国儿科协会每几年都会更新育儿知识,淘汰过时的知识,补充最新的知识。与之相比,国内这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很多儿保医生甚至还都沿袭着好几年前的陈旧知识。而这一点也是我公号文章的一个侧重点,就是希望可以带给国内妈妈们更新更前沿的科学育儿知识。

  其次,对于玩的重视。

  国内存在一个大的误区,总是会觉得“玩”和“学习”是对立的。但美国一直强调,越是会玩的孩子越聪明,但前提是家长需要了解如何引导孩子玩,需要给孩子创造环境进行玩耍。最简单的宝宝玩具,我曾经在公号里分享过,是有“聪明”玩具和“笨”玩具之分的。而很多家长在选购玩具时,喜欢盲目跟风一些网络爆款,却往往选择了很多“笨”玩具。

  最后,孩子从出生后就是一个平等的人。

  对孩子的尊重和接纳是这边一直倡导的,再小的孩子这边都会把他当成大人一样看待。因此,有什么问题会和孩子一起商量;需要做什么事会提前和孩子打招呼;面对孩子的发脾气会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如何度过。

  而相反,国内很多父母容易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教育”孩子,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于是就会出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或者总是用负面态度职责孩子,给孩子贴标签。

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走心

  “用户黏性”的秘诀就是回归到人与人交往的根本

  妈妈网:经常会看到你在文章下面加上一些微信群的介绍,你平时是怎么管理微信群的呢?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微信用户的黏性?

  说起这个,我其实特别感谢很多很多素未谋面的热心妈妈们。我现在是全职妈妈,女儿一周还需要进行13次康复,还要一个人打理公号。如果不是这些热心妈妈愿意来帮助我一起管理这些群,我估计是搞不起来的。

  其实,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所谓的用户黏性,因为我从来没把运营微信公众号当成一个事业,也没把关注我的人当成用户。相反,我一直觉得自己写的每篇文章就是在和朋友聊天,和闺蜜分享我的育儿经验。有不少妈妈朋友们评价我的公号是有温度的,我想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它传递的不仅是资讯还有我的心情状态,而这些大家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有不少关注我时间长的妈妈们,我们真的就像老朋友一样,她们会和我说自己的心事,会和我分享宝宝照片,也会关注我住的城市天气然后提醒我天凉了要注意保暖,还有很多邀请我们去他们城市玩的等等。如果说,这就是所谓的“用户黏性”,那我想秘诀就是回归到人与人交往的根本,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走心。

  微讲座风格真实 坚持内容为王

  妈妈网:在我们大J小D公众号上经常会看到一些微讲座的活动,策划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让妈妈们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有没有什么经验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微讲座的由来也是“无心插柳”,是因为我国内闺蜜的儿子刚刚要开始添加辅食,于是她就恶补我公号之前写过的辅食喂养要点系列的文章,但看完还是有些疑问就和我进行语音询问,就叽里呱啦和我说了好久,听完她就感叹,你这么一说,再结合你的文章,理解就更好了。然后她还揶揄我,说我写的文章都更加适合“学霸妈妈”,因为知识点太多,有时她看完不能完全消化。但听我讲一遍就顿时清晰很多了。受到她的启发,我就尝试性地做了第一次微讲座,就是讲1岁内辅食喂养要点,没想到大家反响特别好,之后的讲座录音上线2天点击率就突破了3万。于是后来我就把这个形式保留下来了,通过讲座的形式带着大家一起梳理我之前分享过的很多知识要点。

  讲座是在微信临时群进行的,参与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留意我的公众号报名通知,然后根据报名方法报名就可以入群。现在做了差不多10场微讲座,都是我一个人讲。要说经验不敢当,毕竟也是刚刚开始。

  自己的心得是内容为王,只有真的每次讲座都有“干货”, 都能切身帮助妈妈们解决问题,才能形成口碑。

  其次,我的讲座风格就是真实,我以前自己也参与过一些微讲座,发现很多其实就是照书念,说的不痛不痒。而我所有讲座的内容都是女儿经历过的,每场分享我都不用稿,可以说张口就来。

  但我所有分享的内容都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我会分享很多小D曾经经历过的事,我当时自己的心理变化。而这些分享也恰恰是很多妈妈喜欢来听我讲座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吧。

“商业”两个字是中性的 即使是商业化也不忘带着初心上路

  妈妈网:“推广”和“推荐”尽管一字之差,但背后的差别却大着呢。你发的“宝宝人生第一笔”的推广文章的点赞数超过了头条讲座整理,当时是一种什么感受?你认为公众号的商业化运营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被用户接受?

  说实话,第一篇推广文章发出去后,我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尽管推广里的产品真的是小D使用过而且非常喜欢,也是我自己非常认可的品牌。但大家的反应的确是我始料未及的,不仅点赞数很高,而且让我开团的呼声也很高。其实这让我既感动,感动这份信任,但也让我深刻明白,自己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回馈这份爱。

  关于公众号的商业化运营,其实我个人一直觉得“商业”两个字是中性的,但关键是,在进行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当时开始的原因。我相信大部分个人公众号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开始公众号时一定都是有一些情怀的,这些最初的情绪是非常宝贵的,不管今后走多远,是否商业化,都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带着这份初心上路,即使商业化,我相信不仅自己可以问心无愧,而且用户也会接受和喜欢。

最大的收获是友谊和让自己时刻保持思考的能力

  妈妈网:大J小D公众号从成立到现在有一年的时间了,这段时间以来公众号带给你了些什么?或者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一个是友谊,真的没有想到通过这个朋友我竟然收获了那么多朋友,有些妈妈我们还见面了,我还一直开玩笑说,我青春期都没有网友见面,现在当妈了竟然开始网友见面了。而且真的,好多人都感觉特别熟悉,不管是一直在后台给我留言聊天的,还是见过面的,感觉大家都是认识好久的样子,完全没有生疏的感觉。

  另外一个就是让我自己时刻保持思考的能力。我当全职妈妈两年多了,刚开始时也有担心和焦虑,害怕自己会和社会脱节。后来我发现,环境不会让我们和社会脱节,真正让我们和社会脱节的是我们的懒惰。而全职妈妈这个角色因为没有外界约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惰性,而很多人的懒惰都是从懒得思考开始的。因为要更新公号文章,我会更有意识地去观察、思考、总结。我现在觉得正是因为这个公号,我的很多归纳总结能力、提问能力都比工作时更上一个台阶了。

  希望未来大J小D能保持它“小太阳”的温度

  妈妈网:公众号运营了这么久,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其中,让你觉得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曾经我遇到过几个妈妈的宝宝过世,她们找到我和我聊,后来,还有妈妈得了产后抑郁症来求助我。这时我深深地感到无力感,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知道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有好多次,看到她们发我的留言或者语音,我都会哭得泣不成声,但除了静静倾听,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这可能是我公号运营这么久觉得最困难的事情了。这也就是后来促成我收集产后抑郁故事和寻找长大后早产宝宝的原因,我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公号作为平台,把更多人聚集起来互帮互助。

  妈妈网:“大J小D”就像是你的另外一个孩子,你对“大J小D”未来的期望是什么?

  对于“大J小D”的未来,我希望它可以继续保持它的温度,不为了追求涨粉而追热点,不为了博眼球而标题党,而是坚持每一篇都是走心的,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感悟。

  “大J小D”是有生命的,它分享的内容会随着小D的成长而改变,我希望它会是见证我和女儿成长以及还有无数妈妈和她们宝宝成长的平台。

  当然,我也希望它可以得到更多朋友的关注,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我始终相信再小的力量,凝聚起来就能形成洪流。我希望“大J小D”就可以成为凝聚力量和传播力量的平台。

  大J小D就像个小小的太阳,温暖了很多早产儿妈妈的心,而且她还是个有生命的公众号,随着小D和所有大J小D的宝宝们一起在长大,这大概是大家喜欢大J小D的重要原因吧,她亲和得就像你身边的一位好友。

关注【盛成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盛成妈妈网】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