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溶血

RH溶血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我国汉族妇女绝大多数均为RH阳性,阴性者仅占0.34%,所以RH溶血是极为少见的。那么RH溶血是什么呢?RH溶血的病因是怎样的呢?RH溶血的治疗又是怎样的呢?如何预防RH溶血呢?新生儿RH溶血吃什么好呢?下面妈妈网百科将为您详细解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RH溶血是什么

新生儿RH溶血病是一种由母体免疫系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反应引发的溶血性疾病。具体来说,当母亲的血型为RH阴性,而胎儿遗传了父亲的RH阳性血型时,母体可能会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抗体IgG。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反应。

如果不加以治疗,RH溶血病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RH溶血病不会对母亲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

自1968年起,医学界开发出预防RH溶血病的治疗措施,例如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Rho(D)免疫球蛋白)。这些措施显著降低了RH溶血病的发病率。然而,仍有一部分孕妇因无法获得治疗而未能从中获益。

在美国,每年约有2万例RH溶血病新生儿出生,但通过预防措施,这一数字已经大幅减少。目前每年约有4000例新生儿仍受到RH溶血病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RH溶血病的发病率已大幅降低,但仍需关注未能获得治疗的孕妇及其新生儿。

查看全文

RH溶血的病因

RH溶血病是一种由母体和胎儿之间的RH血型不合引起的疾病。它主要发生在母亲是RH阴性血型,而胎儿是RH阳性血型的情况下。当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后,母体会将这些红细胞视为外来物质,并产生抗RH抗体,从而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

RH溶血病的主要病因是母体对胎儿RH阳性红细胞的免疫反应。以下是具体的病因分析:

RH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一种遗传性蛋白质(RH抗原)决定的。以下是RH血型的分布情况:

RH阴性血型本身不会导致健康问题,但当RH阴性血型的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可能引发RH溶血病。

RH溶血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母亲的免疫反应有关。以下是详细的过程:

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母体的RH抗体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可能引发以下问题:

RH溶血病是由母体和胎儿之间的RH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反应,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查看全文

RH溶血的治疗

除极少数重症患者在宫内已开始接受治疗以减轻病情、防止死胎,绝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的治疗在生后进行。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RH溶血的治疗吧!

一、产前治疗

其目的为纠正贫血,减轻病情。

(1)免疫球蛋白(IVIG)疗法:用大剂量滴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减少换血的需要。由于有这种比较简单而且用血少的方法减少了传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不用大量换血又减少了技术操作的限制,疗效还好,用血浆置换术及宫内输血的可能性逐渐减少了。

(2)血浆置换术(plasmapheresis):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与上海中心血站合作,于1981年起应用国产血液成分分离机对反复死胎和新生儿全身水肿的重症RH病例进行孕期置换血浆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目的是换出抗体、降低效价、减少溶血、提高胎儿存活率。一般在胎龄20周后每周换血1次或视病情而定,每次换血1000ml左右。

(3) 宫内输血:临床确诊有RH血型不血型不合,羊水做分光光度计检查,胆红素膨出部值在Ⅲ区时提示胎儿受累程度重,若胎儿尚不足33孕周,为纠正胎儿的严重贫血,挽救胎儿,可做宫内输血。输血的方法是以RH阴性的O型血且与母亲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液[血红蛋白220~250g/L(22~25g/dl)]输入胎儿腹腔。

(4) 提前分娩:当羊水分光光度计测定胆红素膨出部值位于Ⅲ区且孕周>33周,测羊水L/S>1.5可考虑提前分娩,以防止胎儿病情进一步加重,发展成胎儿水肿或死胎。

二、胎儿治疗

在妊娠早、中、晚期各进行10天的西药综合治疗(维生素K 2mg,1次/d,维生素C 500mg加25%葡萄糖40ml每天静脉注射1次,氧气吸入2次/d,每次20min。维生素E30mg,3次/d,须在整个孕期服用)也可减少死胎、流产、早产和减轻新生儿症状。

查看全文

如何预防RH溶血

RH溶血病是一种可能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的严重医学问题。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或治疗,可能导致胎儿或新生儿死亡。这种情况对家庭成员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因此预防RH溶血病显得尤为重要。

RH溶血病是由于母亲和胎儿之间的RH血型不相容引起的。这通常发生在RH阴性血型的母亲怀有RH阳性血型的胎儿时,母体的免疫系统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被破坏。

为了有效预防RH溶血病,以下措施是关键:

所有RH阴性血型母亲的孩子在出生时都应进行RH血型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RH血型不相容的风险。

如果RH阴性血型的母亲生下RH阳性血型的孩子,应在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这种注射可以预防超过95%的RH阴性血型妇女发生致敏反应。

研究表明,大约2%的孕妇在分娩前已经发生了致敏反应。为了预防这种早期致敏,建议在孕28周时注射RH免疫球蛋白,并在分娩后再次注射。

RH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纯化的抗体制剂,它可以中和母体免疫系统对胎儿红细胞的攻击,从而有效预防RH溶血病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简单而高效,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及时检测和合理使用RH免疫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RH溶血病的发生率,从而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

查看全文

新生儿RH溶血吃什么好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除极少数重症患者在宫内已开始接受治疗以减轻病情、防止死胎,绝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的治疗在生后进行。新生儿RH溶血除了要及时接受医院正规的治疗,在平时生活中又要注意什么呢?新生儿RH溶血吃什么好呢?

1、金针菜:金针菜含铁数量最大,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C、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醉碱等营养素。

2、萝卜干:含丰富的维生素B、铁质。

3、面筋:含较丰富铁质。

4、黑豆:可生血。吃法随各人喜好。

5、发菜:含较高的铁质。可用发菜煮汤做菜。

6、胡萝卜:含有很高的维生素B、C,胡萝卜素。可用胡萝卜煮汤。

7、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补血的同时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症。可制成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等。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