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要了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首先就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一种病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1],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认为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他年龄阶段男女比例无差别。ITP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新诊断、持续性(持续时间在3~12个月)及慢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2个月)。成人典型病例一般隐匿起病病,病前无明显的病毒感染或其他疾病史,病程多为慢性过程。儿童ITP一般为自限性,约80%的患儿在6个月内自发缓解。

查看全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就现代医学来说,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其实尚不明确,但是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能更加明确它的病因,为病症的治疗提供基础,现已知的病因有以下5点。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

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ITP,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3、肝、脾作用:肝脏和脾脏可起到破坏血小板的作用。

4、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基因调控。

5、其它:雌激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病有关。

查看全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症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了解症状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清楚病情并及时治疗,下面分别来跟大家介绍一下。

急性型:

多发生于儿童,多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主要表现为:

全身皮肤、粘膜出血:全身瘀斑、紫癜、鼻出血、牙龈及口腔粘膜出血。

内脏出血: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颅内出血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

慢性型:

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年女性。起病隐匿,很多患者无症状,常于体检时发现,皮肤粘膜出血较轻但易反复出现。内脏出血少见,常以月经过多为表现。

查看全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治疗

儿童ITP属良性疾病,死亡率不到1%,但是成人ITP自发缓解者很少,约5%的患者可死于颅内出血,不管怎么样,生病了就要医治,否则痛苦的还是自己,妈妈网百科为大家总结一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几种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法

休息、卧床以减少活动避免外伤。

2、糖皮质激素法

糖皮质激素为ITP的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达80%。其作用机制为 减少PAI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 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对外周血的释放,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3、手术介入治疗法

若经正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考虑脾切除术治疗,有效率约70~90%,但由于术中易出血使手术风险增大。或者采用介入治疗,以脾动脉栓塞造成部分脾梗死也可达到相似的结果。

4、免疫抑制剂法

若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仍疗效不佳或不宜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时可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查看全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防护

虽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不明确,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防护的,其实很多病症都是由于日常的预防不够,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大程度地避免病症的发生,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预防和护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预防:预防感冒,密切观察紫斑的变化,如密度、颜色、大小等,注意体温、神志及出血情况,有助于了解疾病的预后和转归,从而予以及时的处理。避免外伤,出血严重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慢性患者,可据实际情况,适当参加锻炼,避免七情内伤,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细软,如有消化道出血,应进半流质或流质,忌食烟酒辛辣刺激之物。

斑疹病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抓搔划破皮肤弓随感染。

二、调理:

(一)生活调理

1.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需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外伤。

2.慢性紫癜者,则可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锻炼。

(二)饮食调理

1.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2.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3.有药物过敏史者,应在用药时注意避免使用致敏药物。紫班多有皮肤蓬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清洁,避免过萨你防抓破感染。

(三)精神调理: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或精神刺激。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