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儿童用药并保障儿童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专门的儿童用药指南。2010年6月18日,世卫组织发布了首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以下简称《处方集》)。这份指南针对0至12岁儿童的常见疾病,提供了超过240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包括推荐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等。
《处方集》以全球现有的最佳医学证据为基础,制定了儿童用药的标准。例如,布洛芬作为常见的儿童退烧药,其使用需特别注意:
早在2007年12月,世卫组织就发起了“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的宣传运动,旨在提高决策者、药品制造商、研究人员、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公众对儿童药物需求的认识。
随后,世卫组织发布了第一份《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明确了适用于儿童的药物种类。而《处方集》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处方指导。
世卫组织不仅发布了《处方集》,还计划支持各国制定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国家儿童处方集。这一举措是“量身定制儿童药物宣传运动”和“更合适的儿童药物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全球范围内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世卫组织儿童用药指南的发布为全球儿童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规范,确保了儿童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宝宝的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在家中准备一些常用药物,不仅可以帮助宝宝缓解轻微的不适,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护理。以下是针对宝宝常见疾病的家庭常备药物清单,以及每种药物的适用症状和使用方法。
适用症状:用于宝宝停乳、停食,或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小贴士:可将药物溶解在牛奶或果汁中服用,改善口感。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发热、咳嗽伴痰鸣,或腹胀不思饮食,以及烦躁易惊、夜寐不安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小贴士:平时每周服用1-2次可预防疾病。可将药物溶解于牛奶、果汁或稀饭中服用。
适用症状: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宝宝厌食、贫血、慢性腹泻、遗尿及夜啼。
用法用量:
小贴士:用温开水冲服。感冒、咳嗽、发烧的宝宝应避免使用。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的咳嗽、喉痰鸣、腹胀、不思饮食及口中有酸臭气味。
用法用量: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非感染性腹泻、体弱面白、大便次数增多、便稀且气味臭秽,或伴有腹胀、睡眠不宁等症状。
用法用量: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贪食受凉引起的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小贴士:建议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身体瘦弱、消化不良,并伴有食欲不佳的情况。
用法用量:每次10ml,每天3次。
适用症状:适用于宝宝因积食引起的腹胀呕吐、啼哭不安、厌食纳差及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新生儿每次3-5ml,每天3次,疗程为2天。
家庭常备药物仅适用于宝宝病情较轻的情况。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合理备药和正确使用药物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关键,但家长应始终以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为准。
本文旨在为家长提供针对儿童常见疾病的家庭用药参考建议,帮助家长在日常护理中更好地应对宝宝的健康问题。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尤其是针对婴幼儿的用药,需格外谨慎。
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常备药物储备,家长可以更高效地应对儿童常见疾病,但切勿自行长期用药或忽视专业医疗建议。
婴幼儿阶段是生命早期的重要时期,由于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免疫系统也较为脆弱,因此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谨慎。了解哪些药物对婴幼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可以更好地保障宝宝的健康。
以下是婴幼儿禁用或需慎用的几类药物及其可能的副作用:
婴幼儿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某些药物可能在体内累积,导致毒性反应。家长在给宝宝用药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严格遵循医嘱。
此外,家长需留意药物说明书中的禁忌症和适用年龄段,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幼儿的药物。
为了尽量减少宝宝生病的风险,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婴幼儿用药需格外谨慎,家长应充分了解药物的禁忌和副作用,始终以宝宝的健康为首要考量。
本文内容参考以下权威中文站点:
婴幼儿用药是一项需要高度谨慎的任务,父母在给宝宝使用药物时,必须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以下将从科学用药、药物安全性确认以及避免混合用药三个方面详细说明,帮助父母更好地保障宝宝的健康。
婴幼儿用药需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儿童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在给宝宝服药前,父母应了解以下关键信息:
特别是对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建议优先选择药水剂型,因为药水剂量更精确,且宝宝更容易接受。
相关文章推荐:
虽然药物说明书中通常会详细列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但为了宝宝的安全,建议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学专家,确保药物对宝宝无害。特别是首次使用某种药物时,这一步尤为重要。
有些父母会同时给宝宝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不同的症状,但这种做法可能存在风险。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确保药物的安全性,父母在给宝宝用药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婴幼儿用药需谨慎,科学、安全的用药原则是保障宝宝健康的基础。父母在用药前应充分了解药物信息,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学专家,避免混合用药和不当操作。
在现代家庭中,小药箱已成为常备物品,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然而,医生提醒家长们,许多人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误区,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延误治疗。为了帮助家长正确用药,以下总结了儿童用药的6大常见误区及相关建议。
一些家长为了预防疾病,习惯性地给孩子服用药物,尤其是广告宣传中所谓“提高免疫力”的药品。然而,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确切有效的药物能够真正提高免疫力。盲目用药可能对儿童的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两岁以内的孩子,每次生病实际上是免疫系统发展的一个过程。
抗生素的滥用是儿童用药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过早或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病菌耐药性,还会对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及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决定。
许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习惯性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然而,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当体温不超过38.5℃(肛门测量),通常无需使用退烧药。适当的体温升高有助于杀菌,家长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处理。
宝宝腹泻时,家长常急于求成,随意给孩子服用止泻药。然而,儿童腹泻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例如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等。特别是秋季腹泻较为常见,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确诊,明确腹泻类型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儿童和成人的身体机能和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一些家长会将成人药物减半后给孩子服用,但这种做法并不安全。儿童用药应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经过严格设计的,随意改变可能影响药效。例如,将成人胶囊的内容物倒出喂给儿童,或将针剂改为口服液,都会破坏药物的原有剂型,降低疗效,甚至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用药需要科学、谨慎,家长应避免上述误区,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每年冬春季节和转季时候,流感总是来势汹汹!高烧、全身酸痛、头痛、乏力、呼吸道症状等“全家桶”来的触不 ...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简称流感)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秋冬或冬春 ...
腺样体又被称为咽扁桃体以及增殖体,在人们出生后,腺样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大,大家平时爱打呼噜就 ...
一般人都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打鼾,但是在婴幼儿当中打鼾的现象也很普遍。无论是成人还是婴幼儿在打鼾时,都 ...
幼儿打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父母都觉得是因为“睡得好”才会打鼾,所以都不会特别注意幼儿打鼾。当 ...
很多人其实都有打呼噜的现象,但是真正重视的人却很少,大多都是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去看待打呼噜。打呼噜也 ...
打鼾是睡眠期间由于暂时性或持续性的上呼吸气流阻塞导致上呼吸道气流通过时对咽黏膜表面分泌物的冲击而引起 ...
晚上睡觉的时候,打鼾是十分多见的现象。打鼾在肥胖的人群中非常普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幼儿也有打鼾的症 ...
睡觉打呼噜是个很常见的现象,有很多人都会打呼噜,甚至现在很多儿童也会打呼噜。这不仅会影响他人休息,还 ...
我们身边有很多婴儿都有打鼾的毛病。之所以说是毛病,是因为打鼾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他的睡 ...
提到打呼噜,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说在一个房间当中,存在一个打鼾的人,那么在晚上你可能就要遭受非常大 ...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由细菌引起的感冒也很常见。1岁以下的宝宝因为其免疫系 ...
打呼噜也就是打鼾,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都会出现睡觉打呼噜的情况,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关于打呼噜的困扰,想 ...
打鼾也称打呼噜,这个情况不仅出现在成人身上,很多幼儿也会出现睡觉打呼噜的情况。很多时候,睡觉打呼噜给 ...
“啊嚏!”突然传来孩子的声音,甚至是观察到孩子有一些呼吸不顺畅,这有可能是感冒鼻塞了,特别是春秋之际 ...
一看到自己的宝贝流鼻涕宝妈们就开始不淡定了,一定是着凉了,一定是感冒了,一定又是过敏了!宝妈们还是不 ...
一到天气变凉时,尤其是冬天,很多小孩都喜欢流鼻涕,有些孩子流鼻涕还老是不好。这可急坏了不少做家长的, ...
最近天气多变,宝宝容易生病,很多妈妈都会囤点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药这种东西,吃对了才算药,吃不对就是 ...
在一个天气炎热的下午,2岁的涵涵突然捂着肚子,哭闹不停,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肾脏内有一枚直径2 ...
流感又来袭,很多宝宝“不约而同”发病,医院儿科门诊的患儿数目也明显增多。各地疾控中心近日已陆续发出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