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

很多爸爸妈妈也许还不了解小儿肾炎,小儿肾炎一般指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儿童,6-9岁最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并不太明显,不是那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发现的时候时候就已经很晚了,有的甚至已经到了尿毒症期。因此,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疾病的危害。

小儿肾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之一是眼睑浮肿,其主要原因是肾脏的水分排泄和调节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和钠的积聚。由于眼睑部位疏松组织较多,水分容易积聚在此处。眼睑浮肿的特点是早晨起床时明显,活动后症状有所减轻。

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

血尿是小儿慢性肾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排除肾性血尿的可能。

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以较小的泡沫为主,泡沫相互连接且久久不散,可能提示尿液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尿液张力较高所致。然而,这一症状的准确性较差,容易被忽视。建议通过医院尿液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蛋白尿,因为慢性肾炎的早期改变多体现在尿液中。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伴有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和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果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需警惕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性。

约1/3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不佳等症状。特别是年轻患者,如果因上述症状就医并发现血压升高,应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排除肾炎相关问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等相关。因此,当患有这些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以排除肾炎的可能性。

早期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伴随高血压或贫血,应检查肾脏功能以明确诊断。

小儿肾病以原发性为主,主要病变为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临床表现包括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全身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及肾功能异常等。这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不可逆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如果及时诊断并处理得当,95%以上的急性肾炎是可以治愈的。

小儿慢性肾炎的早期症状多样,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孩子的健康。

查看全文

小儿肾炎能治好吗

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其治疗方法包括西医疗法和中医药疗法。以下是详细的治疗策略及护理建议。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炎,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

通过利尿药物减轻水肿:

针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至关重要:

症状:眼睑浮肿逐渐蔓延至全身,伴有恶风、咳嗽、尿少、尿浊或血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

治法:宣肺利水。

方药:麻黄3克、生石膏25克(先煎)、车前子10克(包煎)、泽泻10克、板蓝根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0克、白茅根15克。

症状:肢体浮肿、口渴心烦、胸闷腹胀、皮肤疮毒、头痛身重,尿液浑浊或呈浓茶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杏仁10克、生薏苡仁15克、白蔻仁6克、滑石10克(包煎)、通草3克、厚朴6克、半夏6克、黄柏6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

症状:肢体浮肿、咳嗽气促、心悸胸闷、烦躁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舌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治法:宣肺利水,益气温阳。

方药:麻黄3克、桔梗6克、泽泻10克、附子10克(先煎)、桂枝6克、细辛1克、太子参10克、北五加皮10克、万年青10克、丹参10克、川椒6克。

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烦躁,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熄风,利湿开窍。

方药:羚羊角粉1.5克(冲服)、钩藤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0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当归10克、生地10克、木通3克、山栀6克。

症状: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自汗、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缓。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人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

症状:头晕乏力、腰腿酸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质淡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熟地10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牛膝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山药12克、白茅根15克。

肾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保持适度休息,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

肾炎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西医或中医方法,同时注重日常护理,以促进病情恢复。

查看全文

小儿肾炎10个食疗法

以下是针对肾炎患者特别推荐的食疗方法,每种方法均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肾炎症状。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疗方,可以有效缓解水肿、利尿以及改善肾功能。

配料:陈皮10克、陈瓢10克、鲜竹叶20片、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陈皮、陈瓢和竹叶加水煎煮至沸,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引起的脾虚湿盛水肿。

配料:干玉米须60克、水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玉米须加水煎煮至250毫升,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浮肿。

配料: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

制作方法:将薏米煮成稀粥,加入洗净切好的小白菜,稍煮后食用。建议无盐或低盐食用,每日2次。

功效: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少尿者。

配料:赤小豆100克、鲤鱼1尾(250~500克)。

制作方法:将鲤鱼去内脏洗净,与赤小豆一起用文火煨煮1小时,食用时不加盐。每日1~2次。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

配料:大蒜30~45克、西瓜1个(约1500克)。

制作方法:在西瓜皮上挖一个洞,将剥皮的大蒜放入洞内,用瓜皮封口,隔水蒸熟。趁热一天内分次食用。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配料:乌骨母鸡1只(约1500克)、赤小豆300克、黄酒1匙、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宰杀后去毛、洗净,赤小豆洗净备用。取大瓷盆,分层放入鸡块和赤小豆,淋上黄酒,隔水蒸3小时。可作为点心或佐餐食用,每次一小碗,每日2次。

功效:健脾补肾、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轻症患儿。

配料:鲫鱼250克、冬瓜500克。

制作方法:将鲫鱼洗净去内脏,与去皮冬瓜一起煎汤。每日2次,吃鱼饮汤。

功效:清肺利尿、消肿,适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

配料:干白茅根250克、白糖25克。

制作方法:将白茅根洗净切碎,加水煎煮后去渣,加入白糖调味。每日分2~3次温热饮用,连服1~2周。

功效:清热利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配料:冬瓜皮20克、西瓜皮20克、白茅根20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200克。

制作方法:将赤小豆浸泡1~2小时,与其他材料一起加水煎煮,煎成后去渣,分3次温热饮用。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引起的小便不利和全身水肿。

配料:白胡椒7粒、新鲜鸡蛋1个。

制作方法:在鸡蛋顶部剪一个小孔,将胡椒放入蛋内,用面粉封口后蒸熟。每日1次,连续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可继续第二疗程。

功效:适用于小儿慢性肾炎。

通过科学合理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效辅助治疗肾炎及其相关症状,但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医生。

NCBI -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查看全文

小儿肾炎不能吃什么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注意,以减轻肾脏负担,控制病情发展。以下是慢性肾炎患者在饮食方面的具体注意事项和建议。

慢性肾炎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和贫血。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可能加重动脉硬化并抑制造血功能,对患者不利。然而,完全不摄入脂肪也会导致身体虚弱。因此,建议患者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每日摄入量控制在约60克。

慢性肾炎患者的水肿与血容量和钠盐摄入密切相关。每摄入1克盐可能带入约110毫升水。如果患者食用过多盐分,而肾脏排尿功能受损,可能会加重水肿,增加血容量,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建议每日盐的摄入量控制在2-4克以下,以避免水肿加重和血容量增加。

为了减轻肾脏负担,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肾脏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萝卜、豆类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沙丁鱼,以及鸡汤、鱼汤、肉汤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嘌呤和氮化合物,可能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对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胡椒、芥末、辣椒等强烈调味品可能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应避免食用。此外,味精可能引起口渴,尤其是在需要限制饮水量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少用。

慢性肾炎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状况调整。当患者出现少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滞留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20-40克,以减轻肾脏负担。特别是植物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可能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因此不宜用豆类及其制品(如黄豆、绿豆、蚕豆、豆浆、豆腐)作为营养补充来源。

对于伴有高血压和水肿的慢性肾炎患者,应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包括饮料和菜肴中的含水量。建议每日总摄入量控制在1200-1500毫升。如果水肿严重,液体摄入量需进一步减少。在排尿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限制。

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有效减轻肾脏负担,控制病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

查看全文

怎样预防小儿肾炎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是五脏六腑的根基,主导骨骼的生长、生髓、通脑等功能,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注重护肾,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还对一生的健康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从不同年龄阶段出发,详细解析儿童护肾的关键点。

初生儿刚离开母体,身体各项功能尚未完善,尤其在饮食和寒温调节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乳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饮食和护理尤为重要:

这一阶段儿童的生理机能逐渐趋于成熟,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关键:

幼童期是儿童气血逐渐充盛、抗病能力增强的阶段:

学童期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性发育的起点:

儿童时期的生理特点是机体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疾病侵袭,同时又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养生护肾,不仅有助于预防肾脏疾病,还能为延年益寿奠定基础。

从初生儿到学童期,不同年龄阶段的护肾方法各有侧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发育需求,科学地进行护理,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查看全文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