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小儿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识别与治疗指南

背景与重要性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主要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发贫血。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力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症状识别

家长在日常护理中应警惕以下症状,可能提示孩子患有缺铁性贫血:

  • 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
  • 不爱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迟缓。
  • 食欲减退,无胃口吃饭。
  • 皮肤和粘膜苍白,尤其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以确诊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以免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方法

1. 铁剂治疗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口服铁剂后,治疗效果通常按以下时间线表现:

时间治疗效果
12~24小时细胞内含铁的酶恢复,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改善。
36~48小时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
48~72小时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4~11日达高峰。
3~4周贫血被纠正,血红蛋白迅速上升。
1~3月储存铁达到正常值。

对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或贫血较重的儿童,可考虑注射铁剂。然而,注射铁剂可能引发局部疼痛、荨麻疹、发热、关节痛、头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副作用,甚至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因此需慎重使用。

2. 改善饮食

对于因饮食缺铁导致的轻度贫血,改善饮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在孩子的膳食中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肉、蛋黄、菠菜等。
  • 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确保饮食均衡。
  •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以促进铁的吸收。

3. 输血治疗

对于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g/L)或合并严重感染、急需外科手术的患儿,可采取少量多次输血或输入浓缩红细胞的方法,每次剂量为2~3ml/kg。

预防建议

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和定期体检。家长应从婴儿期开始关注孩子的营养摄入,尤其是在辅食添加阶段,确保铁元素的充足供应。

结论

小儿缺铁性贫血可通过早期识别、合理治疗和科学预防得到有效控制,家长的细心观察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参考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CBI)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