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特征与护理指南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虽然大多数病例较轻,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或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小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1. 突然发热

大多数患儿会突然发病,首发症状为高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上。发热可能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如果体温持续不退,可能提示病情较重。

2. 口腔疱疹

发热的同时或1至2天后,患儿的口腔黏膜和唇内可能出现小疱疹。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常导致明显的疼痛。患儿可能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或拒绝进食。

3. 手足及臀部皮疹

在口腔疱疹出现后1至2天,患儿的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可能出现斑丘疹。这些疹子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从米粒到豌豆不等,表面较硬,内部含有混浊液体,周围伴有红晕。

4. 疹子的分布特点

手足口病的疹子通常不会出现在面部或躯干,且在约7天后会逐渐消退,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

5. 病程及预后

手足口病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为一周。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仅极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心肌炎或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护理建议与注意事项

  • 保持患儿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腔溃疡的疼痛。
  • 注意患儿的体温变化,必要时使用退烧药物,并及时就医。
  • 避免抓挠疱疹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 加强家庭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家长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 保持儿童玩具和生活用品的清洁,定期消毒。
  • 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
  • 如发现患儿有疑似症状,应及时隔离并就医,防止病毒传播。

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轻症传染病,但家长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采取适当的护理和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