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1、黄芪甲苷 取本品中粉约4g,精密称定,照黄芪[含量测定]项
下的方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于0.030%。
2、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2g,精密称定,照黄芪[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22H22O10)不得少于0.020%。
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一般与党参等合并使用,
主要用于补气之用。
贮藏条件: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加工概述:炙黄芪重在补气升阳,在黄芪的诸炮制品中应用最多,由于饮片的临床
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视。如传统方法的改进、炮制温度、炮制时间、辅料用量、成品质量分析等研究报道较多。
传统黄芪炮制以蜜炙为主,是将生黄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较为粗糙,劳动强度大。有文献报道认为,CY—电动炒药机蜜炙黄芪可降低劳动强度。也有文献认为,电烘烤蜜炙黄芪尤佳,并对三种不同炙法(烘炙法、炒炙法、先闷润后炒炙法)所得成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烘炙法制的黄芪质量好,色泽鲜艳,贮藏不易吸潮,可延长保存期,不生虫,不霉变;炒炙品摊放20小时就吸潮回润,粘手,久放易酸败;先闷润后炒炙所得制品,品质次于烘炙品。因此认为,三法中以烘法为优l真。关于炮制时间及温度的问题,有人研究认为,70V或80C烘制2小时,与传统蜜炙黄芪的药理作用无显著差异I引:另有文献认为,用蜜量为30%、温度10012、烘制时间30分钟,所得成品黄芪甲苷的含量为生黄芪的三倍,因而作者提出,此为最佳炮制条件。
上述研究,以蜜炙黄芪的外在质量和内在质量为指标,探讨了蜜炙黄芪的新工艺,这对于我们改进黄芪炮制工艺很有参考价值,《中国药典》仍采用传统制法,所以我们姑且遵《中国药典》法而行。至于黄芪蜜炙工艺的改进与优化,尚待进一步研究。在蜜炙黄芪成品质量研究方面,学者重视内在质量的控制。如研究了蜜炙黄芪中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异花酮(ealy·cosin)、总磷脂等的含量,其中对黄芪甲苷含量的研究方法多种,结果可靠,可作为控制黄芪内在质量标准的指标。
炙黄芪其实就是黄芪的炮制加工品,其在黄芪的诸炮制品中应用最多,由于饮片的临床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视。如传统方法的改进、炮制温度、炮制时间、辅料用量、成品质量分析等研究报道较多。那么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妈网百科就为我们讲解一下。
一般认为,炙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常被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黄芪圆片,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状的治疗。
以上就是妈网百科为我们带来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适当的食用炙黄芪,适当的为自己的身体进补。
传统黄芪炮制以蜜炙为主,是将生黄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较为粗糙,劳动强度大。黄芪是平常百姓最常用的补品,有降压、抗衰老的功效,很多名医对它的功效与作用都很信任与推崇。那么炙黄芪又有那些做法呢?下面妈网百科就为我们讲解一下。
1、将三黄鸡洗净,剁成块;香葱洗净打结。
2、将鸡块凉水下锅。
3、倒入料酒,大火进行焯制。
4、同时,在另一煲汤锅内加适量凉水,用中小火加热。
5、待到鸡块血沫完全析出,水滚,转为中小火。
6、在开水翻滚处(也就是冒水花的地方),将鸡块逐个用筷子夹出。这时,另一个汤锅内的水也温热了,将鸡块放入。
7、将所有的鸡块都夹入到汤锅内。
8、放入葱结、姜片、当归、黄芪。大火煮开之后转小火一个小时。
9、将枸杞洗净,放入。继续炖五分钟。
10、放入盐,放入少许鸡精调味即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的是炙黄芪,那么炙黄芪跟黄芪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妈网百科就为我们讲解一下。
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世界上的很多东西,虽然是同一种物质,但是,他们的状态却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就好比水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因而状态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功效的不一样的。那么,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吗?
顾名思义,炙黄芪就是炒过的黄芪,炙黄芪,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然而,至于黄芪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可见,黄芪和炙黄芪在性状上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生黄芪、炙黄芪两者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妈网百科详细为你分析。
1、生黄芪的名称有非常之多,比如黄耆,棉芪,绵芪,绵黄芪,北芪等等,而且也分很多种类别,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生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生黄芪是补气的,比如说话没劲,走路没劲,脸色比较白等都是脾肺气虚的表现。生黄芪能补一身之气,比如上半身气虚可以用生黄芪,下半身气虚也可以用生黄芪。生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炙黄芪是传统黄芪炮制而成的,是将生黄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较为粗糙,劳动强度大。炙黄芪,长于补气生血,适于肺虚气短,气虚血弱,气虚便秘,医生常常给“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炙黄芪重在补气升阳,在黄芪的诸炮制品中应用最多,由于饮片的临床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视。如传统方法的改进、炮制温度、炮制时间、辅料用量、成品质量分析等研究报道较多。
黄芪的种类众多,多达2000于种。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药用历史达2000多年,黄芪成分复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下面妈网百科就为我们讲解一下炙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所以,民间自古就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
黄芪多糖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能显着延长氢化可的松耗竭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增加肾上腺素重量,对小鼠多种缺氧模型均具有显着的耐受能力,可明显减少全身性耗氧以及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黄芪多糖有明显的耐低温作用,能使正常以及虚损小鼠的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大家在生病时大多吃西药,而在需要吃中药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该怎么熬药,中药与西药的药理不太一样,通常需要 ...
地黄又叫牛奶子根、狗奶子根、婆婆奶根,有生地黄、熟地黄之分。下面为大家介绍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用法,赶 ...
花胶即鱼肚,是各类鱼鳔的干制品,以富有胶质而著名,其别名为花胶。胶又名鱼肚,是从鱼腹中取出鱼鳔,切开 ...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鲜地黄和生地黄有什么区别,其实它们的区别就在于“鲜”和“生”这两个字上! ...
灵芝是一种具有强大功效的保健食品,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人 ...
人参是一种特别珍贵的药材,被称之为百草之王,也是远近驰名的“东北三宝”。人参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常被 ...
冬虫夏草就是我们简称的虫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属于滋补类,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 ...
自古以来,枸杞就是中医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等症状的药物。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枸杞还具有美容滋补的功效 ...
芭蕉花顾名思义就是芭蕉的花,花开后结果就成为我们常说的芭蕉。一般人都不怎么留意芭蕉花,可是芭蕉花除了 ...
枇杷全身都是宝:枇杷的花可以作为蜜源作物;枇杷果实含有多种能够有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补充机体营养成分 ...
其实番石榴叶的功效不亚于番石榴,别看单单一片片叶子,番石榴叶性平,味甘涩,具有收敛止泻、消炎止血的功效 ...
薄荷叶,又名升阳草。味道闻起来十分提神醒脑,从身心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冰冰凉凉的气息。其实薄荷叶是医学界 ...
藏红花是世界上最贵的药用植物,最好的染料,最高档的香料。藏红花也叫番红花、西红花、药效奇特,尤其以活血 ...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很多壕们会消费很多补品,鲜石斛就是其中一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
大家知道铁皮石斛是什么吗?铁皮石斛为兰科石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 ...
紫皮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外用可以治跌打损伤,骨折伤筋;内服可以治咽喉痒,咳嗽。益胃生津,滋 ...
金钗石斛是一味常用的名贵中药材。石斛以茎入药,性寒、味甘,具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 ...
霍山石斛,又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具有“软黄金”之称,是九大仙草之最,比人参、天山雪莲还要 ...
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压力也是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压力,工作中的压力等等, ...
五味子一般可以分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北五味子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