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补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护理与治疗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其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却鲜为人知。DKA通常发生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危急情况。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方案对于DKA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DKA的护理措施,包括补液、纠正酸中毒和补钾等关键步骤。

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胰岛素严重缺乏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紊乱,其特征是高血糖、酮体生成增多以及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DKA的护理与治疗措施

1. 补液治疗

补液是DKA治疗的首要步骤,目的是扩充血容量、纠正脱水状态、降低血渗透压并改善循环和肾功能。

  • 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其中一条专门用于胰岛素输注,便于剂量控制。
  • 初始阶段使用等渗氯化钠溶液,补液速度较快。在前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恢复血容量和改善周围循环。
  •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及必要时的中心静脉压调整补液量和速度。第2至第6小时补液量为1000~2000ml,第一天总补液量可达4000~5000ml,严重脱水者甚至可达8000ml。
  • 当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时,改用5%葡萄糖溶液(5%GS),以防止低血糖。

2. 纠正酸中毒

酸中毒是DKA的重要特征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下降、低体温和低血压。

  • 轻度酸中毒患者通常通过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即可逐渐纠正,无需额外补碱。
  • 当血pH值低于7.1或碳酸氢根浓度低于5mmol/L时,可适量使用碳酸氢钠进行纠正,但需谨慎控制剂量,以避免过度碱化。

3. 补钾

由于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和呕吐会导致钾丧失,加之患者通常处于禁食状态,钾缺乏问题尤为严重。然而,酸中毒状态下细胞内钾会转移至细胞外,初期血钾水平可能不低。

  • 补钾应根据血钾水平、心电图表现和尿量情况决定时间和剂量。
  • 补钾需遵循“见尿补钾”的原则,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得超过500ml溶液中加入1.5g氯化钾。
  • 严禁静脉推注氯化钾,避免药物渗出血管外。

补充说明:补碱的意义

补碱是指在严重酸中毒情况下,通过补充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来纠正血液酸碱失衡。补碱需严格监测血液pH值和碳酸氢根浓度,避免过度治疗导致碱中毒。

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及时、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通过补液、纠正酸中毒和补钾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

参考文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