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

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

在我国,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了解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助于避免生命危险。以下是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的情况:

1. 精神紧张

部分准妈妈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致使子宫收缩力不佳,这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胎盘从子宫蜕膜层剥离时,剥离面血窦开放会出血,但胎盘完全剥离并排出子宫后,子宫收缩会使流血迅速减少。若准妈妈精神过度紧张,子宫收缩不好,血管无法闭合,就会发生大出血。

2. 产程过长、麻醉过深

产程过长,使用镇静、镇痛药过多,麻醉过深,会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引发大出血。

3.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产后不能很好缩复。生育子女过多过频,子宫肌纤维发生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导致收缩无力等,也是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4. 胎盘异常

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均可造成大出血。胎盘紧密附着在子宫内壁,胎儿娩出后,子宫内压力快速下降以及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阻断与胎盘间血流,会使胎盘在胎儿娩出后不久剥离。但有时胎盘未完全脱落、发生不同程度胎盘植入或多长出副胎盘,就可能有部分胎盘残留在子宫内。

5. 凝血功能障碍

准妈妈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会影响血中凝血物质含量,导致产后血液不凝集,引发大出血,后果严重,需高度注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常引起产后大出血,其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疾病中。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凝血因子Ⅶ、Ⅷ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在孕前已存在,为妊娠禁忌证。重症肝炎、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会影响凝血或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血凝障碍、产后流血不凝,不易止血。分娩时应到有条件的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6. 患妇科病

准妈妈患有子宫炎、子宫肌瘤、妊娠高血压病,子宫肌纤维变性、水肿、收缩无力,可造成产后出血。

7. 产道裂伤

准妈妈子宫内膜多次受损,易引起胎盘粘连,导致产后大出血。每位孕妇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产道裂伤,胎儿太大、使用产钳生产、产道明显水肿或静脉曲张、难产、急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会增加严重裂伤的机会。

8. 子宫内翻(早发性)

胎盘附着太紧密,若子宫收缩不良且胎盘长在子宫顶部,医师牵引脐带拉出胎盘时,可能使子宫顶部往子宫腔内凹陷,严重者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外。子宫内翻虽罕见,但后遗症严重,一旦推不回去,产妇可能大量出血,有生命危险。

9. 子宫破裂(早发性)

子宫曾动过手术、发生难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者,会出现少见但严重的后遗症——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可发生在怀孕后期或待产中,导致母子有生命危险,少数发生在产后。子宫破裂可引起严重腹腔内出血,与羊水栓塞一样,致死率很高。

10. 子宫复原不良(晚发性)

子宫复原不良可能是子宫收缩不理想(但又不致于子宫无力),或有胎盘或胎膜碎片残留、子宫发炎所致。表现症状为持续不断的恶露,可能伴随子宫疼痛、阴道分泌物有异味。

女性了解这些情况,尽量避免出现上述状况,就能尽可能阻止悲剧发生,幸福健康地拥抱孩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