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又称棒子毛,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无毒味淡。玉米须性平,味甘,主要含有皂甙、生物碱、脂肪油、树胶样物、谷甾醇等成分。功效作用方面,玉米须具有降压、利尿、清热、利胆、消肿、消蛋白尿、降血糖的功效,而且还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胆色素含量等。其可以有效治疗急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综合症水肿、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黄疸肝炎、急性和慢性尿道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脚气病、糖尿病等病症。此外,玉米须还能改善肾功能。玉米须在饮食方面,由于其性平、味甘,除了不宜多服用外,诸无所忌。
玉米须,又称“棒子毛”或“龙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性平味甘,无毒。作为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包括皂甙、生物碱、脂肪油、树胶样物质、谷甾醇等,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玉米须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主要功效包括:
玉米须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可以作为日常饮品的原料。夏季吃玉米时,可将玉米须保留,连同玉米一起煮熟,汤水即为“龙须茶”。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已被中医药典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实。相关研究表明,其利尿、降压、降糖等作用源于其丰富的植物化学成分。
参考文献:
结论:玉米须是一种天然、安全且多功能的中药材,不仅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还能作为日常保健饮品,为健康生活增添助力。
玉米须是玉米植株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以下内容对玉米须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解析。
黄酮及其苷类是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玉米须中的含量高达2.1106%,是玉米粒的15倍以上。
玉米须中含有钾、钠、钙、铁、铬等11种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玉米须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包括甲酸、乙酸、乳酸和亚油酸等。此外,其氨基酸含量也非常丰富。
玉米须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其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使其在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玉米须(Corn Silk)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因其多种药理作用而备受关注。以下内容详细介绍了玉米须在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利尿及抗结石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安全性。
玉米须煎剂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这种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玉米须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功能,并表现出持久的降压作用,尤其在冷血动物中的降压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当玉米须与决明子、乌药等中药材共同煎煮使用时,其降压效果显著增强,且作用时间延长。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玉米须在民间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目前,国内研究集中在玉米须水提物、玉米须总皂苷和玉米须多糖的降糖效果上。
玉米须多糖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提取液能够抑制尿液中草酸钙晶体的形成,且这种抑制作用与提取液浓度成正相关。一项研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连续服用玉米须汤(由玉米须、绞股蓝、平地木、红枣共同煎煮而成)3个月,显示其对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一定效果。
根据《中华本草》的记载,玉米须的毒性极低。实验显示,玉米须多糖的毒性无法测得LD50值,小鼠对玉米须多糖的最大耐受量为45克。此外,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已确认玉米须为安全、无毒的物质,其提取物制成的药品被归类为非处方药。
玉米须因其多种药理作用及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辅助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中药材,其应用前景广阔。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整理的玉米须食疗方,供参考使用。
配方: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
用法:将上述材料水煎服,每隔一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4~5剂。症状缓解后,可服用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次6~9g。
配方: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配方: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
用法:将材料水煎服用。
配方:玉蜀黍须,分量不限。
用法:煎浓汤,频繁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
用法:水煎去渣,每日分两次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香蕉皮30g,黄栀子9g。
用法:将材料水煎冷却后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太子参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若伴有黄疸,可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肝炎患者可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适用范围: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
配方:玉米须30g,芦根30g,茵陈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玉米须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中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使用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内容参考自妈网百科及中医药相关文献。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以下是根据中医理论整理的玉米须食疗方,供参考使用。
配方: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
用法:将上述材料水煎服,每隔一天服用1剂,连续服用4~5剂。症状缓解后,可服用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次6~9g。
配方: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配方: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
用法:将材料水煎服用。
配方:玉蜀黍须,分量不限。
用法:煎浓汤,频繁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
用法:水煎去渣,每日分两次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香蕉皮30g,黄栀子9g。
用法:将材料水煎冷却后服用。
配方:玉米须30g,太子参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若伴有黄疸,可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肝炎患者可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
适用范围: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
配方:玉米须30g,芦根30g,茵陈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玉米须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中医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合理使用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内容参考自妈网百科及中医药相关文献。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玉米须是指玉米穗上的须须。中医认为它味甘、淡,性平和,归肾、肝、胆、膀胱经;质地轻清,有渗湿降水、泄 ...
时下最火热的发型设计,玉米须烫造型当之无愧。新款潮爆的玉米烫设计,瞬间占领了大大小小的发店所有造型中 ...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还有利尿降压 ...
平淡无奇的玉米须应用得当,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加之玉米须药性平和,民间广泛应用。 自古以来,玉米须主 ...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有效降血糖,一直在民间寻找各种降血糖偏方,通过这些偏方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中医认为 ...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那你肯定知道玉米须是什么吧。玉米须这个东西在秋收的时候很常见,在吃玉米的时候,大部 ...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玉米须茶是指用玉米须制作的一种茶饮料。玉米又称玉蜀黍、包萝,系禾本科植物,各地都有载种。它的花柱,即 ...
玉米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木草》,是我国传统的常用药材品种。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 ...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