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

症状:全身冰冷,面色灰暗,僵卧少动,昏昏多睡。哭声低微,吮乳无力,局部皮肤发硬,水肿发亮,按之凹陷。硬肿范围较广,唇白舌淡,苔白,指纹淡滞或陷伏不显。

治法:温补脾肾,行气活血。

方药:参附汤合真武汤加减:人参3克,附子4克,黄芪7克,桂枝3克,茯苓、白术、红花、赤芍、当归、川芎各5克。 若肿甚、小便不利者,加猪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气阴不足者,加麦冬、五味子;咳嗽痰多或大便稀溏者,合二陈汤。

症状:面色紫暗,全身欠温,四肢发凉,硬肿多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皮肤不易捏起,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严重者口鼻出血,唇色黯红,指纹紫暗。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人参3克,当归、赤芍、桂枝各3克,细辛1.5克,黄芪7克,川芎3克,木通1.5克,甘草4克,大枣3枚。 若精神萎靡、口吐痰沫、呼吸不匀者,加白僵蚕、法半夏、石菖蒲、郁金、胆南星;硬肿甚者,加桃仁、红花或丹参、郁金、鸡血藤。

症状:发热,面赤,烦躁,肌肤硬肿紫红,尿短赤。严重者鼻窍出血,血色鲜红。舌紫红,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栀子各5克,人参3克,川芎、丹参、红花、茯苓各5克,黄芪7克。 若发热伤阴者,加玄参、麦冬;大便秘结或不畅者,加大黄、槟榔;伴有感染性疾病者,选用地锦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若有外寒里热者,用药需温散外寒、清解里热,活血化瘀,温凉并用。

方法:按1毫升/千克体重给予液体,若患儿有尿少或无尿或有心肾功能损害,应严格限制入量及输液速度。一般输入液体为10%葡萄糖加1/4氯化钠溶液。重症患儿可适当输入鲜血或血浆,每次20~25毫升。

药物:川芎红花注射液:每次0.3毫升/千克体重(每毫升含川芎0.7克,红花0.3克),加10%葡萄糖溶液5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日4次。病情好转后改为肌注,每日2次。

方法:使用5%碳酸氢钠,每日5毫升/千克体重,用50%-10%葡萄糖液稀释1.4%碳酸氢钠等张溶液缓慢静脉注射。

方法:患儿多数伴有感染性疾病,控制感染应作为治疗常规措施之一。选用药物时需慎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常用药物:水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方法:一经确立,早期给予气管内插管,使用呼吸机。

方法:有缺氧或重症病人需进行氧疗法。药物:维生素E有抗氧化、稳定细胞膜、利尿等功效,每次10毫克,口服或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3~10天。

中医与西医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方面各有优势,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