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恢复大小

十月怀胎,准妈妈们都盼望着一朝分娩,好为身体“减负”。实际上,宝宝离开妈妈身体后,如释重负的不仅是准妈妈,还有在妊娠期与准妈妈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子宫。胎儿娩出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么,产后子宫恢复到多大才是正常的呢?

胎盘排出后,子宫会立即收缩。此时,在腹部用手能摸到一个质地较硬且呈球形的子宫体,其最高处与肚脐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之后,子宫底的高度每天会下降1-2cm。大约在产后10-14天,子宫会变小并降入小骨盆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正常子宫大小为:长5.5-7.5cm,宽4.5-5.5cm,厚3.0-4.0cm,子宫颈长2.5-3.0cm。通常情况下,子宫这三个径线值相加大于12cm。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度约为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处为“峡部”,长度约1cm。

产后子宫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新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为了确认子宫恢复状况是否正常,产后新妈妈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结论:产后子宫有其特定的恢复过程和正常大小标准,新妈妈通过定期检查能更好地了解子宫恢复情况。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目前暂无明确的单一权威站点来源,相关知识是基于妇产科医学常识总结。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