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萌娃第3次生病-呼吸道感染

最近一次巴图鲁生病是在大暑天。大暑时节,奶奶常给巴图鲁“奖励”饼干、巧克力等食物,导致巴图鲁上火,引发了呼吸道炎症。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往往存在诱发因素,要么是被他人传染,要么是食用过多易上火的食物,削弱了呼吸道局部的抗病能力,从而导致感染。

大暑天的一个傍晚,家长摸到巴图鲁手心发烫,且孩子当天情绪不佳、爱闹脾气,由此推测孩子可能要生病了。果然,第二天早上,巴图鲁体温升至38.5度。家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脱掉孩子在空调房睡觉时穿的厚衣服,按照剂量给孩子服用美林退烧药,用温水加米醋给孩子泡澡,并多喂水。

通常疾病有一个发展过程,发烧3-5天较为常见,一般在第三天左右体温会达到最高峰。巴图鲁在第二天就出现明显厌食、咳嗽、鼻塞的症状,睡觉时还打起了呼噜。家长给孩子增加了化痰药易坦静。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美林大约能维持6小时的体温平稳,白天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度,晚上8点左右睡觉时体温会稍高一些。

到了第四天,巴图鲁的奶奶坐不住了,开始抹眼泪,在家长上班时猛打电话,要求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家长认为还可以继续观察,因为通常到第四天,第五天病情就能明显好转,不希望孩子去医院遭罪。这引起了奶奶的不满,她觉得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妈咪,不重视孩子的身体。但家长在对疾病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孩子的过度医疗,决定保持淡定。幸运的是,巴图鲁的爸爸和外婆坚定地支持家长的决定,并配合给予孩子充分的护理。

第五天,巴图鲁的体温基本降到37度,24小时内完全停用退烧药,胃口开始恢复,精神明显变好,脾气也有所改善,只是还有痰液排出引发咳嗽,且咳嗽时容易诱发呕吐。其实呕吐并不代表病情加重,孩子年龄小,不会主动咯痰,所以痰液排出不畅。孩子的咽喉结构较浅,咽反射强,咳嗽容易因咽反射导致,就像成人自己抠喉一样。为了鼓励孩子主动咯痰,只要孩子愿意跑动,家长就鼓励孩子多活动,在客厅里跑跑跳跳、开心笑笑,通过加强肺部活动(跑动或笑时肺部活动增加)和拍背等动作,促进痰液咳出。

从发烧第5天开始,7天后巴图鲁咯痰开始减少,咳嗽减轻,鼻塞缓解,晚上睡觉也不打呼噜了,体温完全正常。整个过程中,巴图鲁避免了来回跑医院(减少了更多的感染机会),避免了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必要检查在必要时还是不能错过),避免了过度治疗(可以不用药就不用药,只用必须要用的药物)。

孩子生病,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和孩子的抵抗能力,更考验家长的定力。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是“病在儿身,痛在爹娘心”,但在孩子最需要保护照顾的时候,家长不能慌乱,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过度医疗,要避免让孩子在生病的同时遭受更多的医疗负担(各种检查治疗除了治病,也可能引起孩子心理上的恐慌抗拒)。

结论:孩子生病时,家长应基于对疾病的了解保持冷静,合理护理,避免过度医疗,以保障孩子健康。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本文内容为个人经验分享,暂无权威文献站点可提供。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