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地贫”分哪些类型?

专家提醒广大地贫患儿家长,贫血、铁沉积造成心肌损害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若对地贫重症患儿不及时治疗,4-5岁就可能死亡。不少患儿初诊时脸色暗黄、铁青,这是未及时除铁的后果。长期输血会使血红蛋白所含大量的铁沉积在人体各个器官,当过多的铁长期沉着于心肌、肝、胰腺、脑垂体时,会引发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肝硬化。那么,如何尽早发现宝宝是否“地贫”,具体有什么症状呢?

根据病情轻重的不同,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3型: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长相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也是很多地贫孩子一走进诊室就能被医生第一时间识别的原因。其临床表现如下:宝宝出生数日即出现贫血、肝脾肿大进行性加重、黄疸,并有发育不良。特殊表现有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前额突出、两颊突出,典型表现是臀状头,长骨可骨折。骨骼改变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骨髓腔变宽、皮质变薄所致。少数患者在肋骨及脊椎之间发生胸腔肿块,亦可见胆石症、下肢溃疡。

轻度至中度地贫的儿童临床表现相对不明显。孩子通常在两岁后才会脸色苍白,血红蛋白通常有波动,表现为体质较差,感冒次数逐渐增多、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等。长时间贫血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常会出现肝脾肿大、脸部变形、发育迟缓。患者大多可存活至成年。

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一般表现为轻度贫血或无症状,通常在调查家族史时被发现。

了解地中海贫血的不同类型及症状,有助于家长尽早发现孩子的病情并及时治疗。

结论:地中海贫血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重型、中间型和轻型,各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家长应关注孩子症状,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由于原文未提及,暂无法提供确切参考站点。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热门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