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碘缺乏防治日

1993年,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最初将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目的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后来,中国提出将5月1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进一步加大宣传,提升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知。

碘缺乏病(简称IDD)是因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导致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摄入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损害。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地方病之一。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微量元素,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导致残疾。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截至2007年,有4.25亿人口生活在缺碘环境里,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特别是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受到的危害更为突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缺乏碘缺乏危害及预防知识。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等,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因其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结论:碘缺乏病危害严重,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加强宣传教育以消除碘缺乏病十分紧迫且必要。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该内容为基于常见科普知识的整理,可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获取更权威信息。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