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an.render('body')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尽管该病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如果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并发症。本文将系统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和教育机构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为常见。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或吸入患者唾液。潜伏期通常为2~3周。

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特征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胀,并可能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在7~10天内自行痊愈,但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如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呈球形,直径为100~200微米。病毒具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细胞融合蛋白(F蛋白),仅有一个血清型,与副流感病毒存在轻微交叉反应。

腮腺炎病毒可从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血液、尿液及脑组织中分离出来。感染后,病毒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导致腮腺及其他唾液腺的炎症反应。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以下是典型的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特别是在学校或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以下为主要的预防措施:

对于已感染的患者,护理是关键:

流行性腮腺炎虽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传染性强,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通过接种疫苗、隔离患者及加强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该病的传播。

展开全部内容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下载 下载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