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小板低能治好吗

婴儿血小板低能治好吗

婴儿血小板低相关问题解读

婴儿血小板低能否治好

很多人一提到血小板就会联想到白血病,实际上血小板偏低并非罕见现象,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一般不是严重问题,按医生建议调养即可。那么,婴儿血小板低能否治好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明确病因

解决婴儿血小板低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病因,不同病因治疗方法不同。

少用激素

许多综合性医院治疗血小板低,轻者用糖皮质激素,重者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但激素对孩子毒副作用大,按成人剂量使用会严重影响孩子后天身体发育,且复发率较高,临床建议少用。

治疗决策依据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计数大于30且无出血倾向的婴儿,暂时观察,无需治疗,定期做血常规检查。
  • 血小板计数介于20 - 30之间的婴儿,需根据出血程度决定是否治疗,严重出血的给予治疗。
  • 血小板低于20的婴儿,要立即进行正确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常见表现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 - 3周,84%的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促,可有发热、畏寒、皮肤粘膜紫癜。若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 - 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在成人ITP中占比不到10%。

慢性型

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 - 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 - 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血小板低较为常见,不用过于担心,通过调养可补充回来。婴儿血小板低时,用药剂量要按婴儿可接受的量使用,不能盲目用药,以免影响孩子身体。

结论:婴儿血小板低一般可通过明确病因、合理治疗等方式得到改善,治疗时需谨慎用药,关注孩子身体状况。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