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一般长在哪里

鹅口疮一般长在哪里

鹅口疮:儿童常见口腔疾病全解析

基本信息

鹅口疮,在临床中又被称为雪口病或者白念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大部分患者为儿童。

症状表现

  • 口腔粘膜表层会形成白色斑膜,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 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
  • 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
  • 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无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并发症

  • 宝宝因疼痛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 鹅口疮扩散到口腔后部可能波及食管,宝宝吞咽不适,甚至拒绝喝水,可能出现脱水。
  • 若不及时治疗,酵母菌可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但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治疗与发作部位

鹅口疮是治愈率较高的疾病,孩子患病后,家长积极配合医生,采用服药或涂抹药物的方式可有效治疗。该病主要发作于孩子的颊、舌、软腭、舌尖以及口唇周边。

总体而言,鹅口疮虽常见但可有效治疗,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