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的副作用大吗

黄体酮的副作用大吗

黄体酮的相关信息

定义与临床用途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激素。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作用方面

  • 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受精卵植入作好准备。受精卵植入后产生胎盘,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保障胎儿安全生长。
  • 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促使乳房充分发育,为产乳作准备。
  • 子宫颈与排卵调节:使子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剂量时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排卵作用。
  • 相关指标变化:增高情况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21β - 羟化酶缺乏,17β - 羟化酶缺乏和11β - 羟化酶缺乏等)、卵巢肿瘤、葡萄胎。
  • 促进催乳素释放:如口服5 - 10g甲地孕酮可造成泌乳,大剂量的雌激素能够阻止泌乳。
  • 调节内分泌:正常女性每天分泌0.5 - 1mg雌激素,排卵前每天分泌2 - 3mg黄体酮,排卵后每天分泌20 - 30mg黄体酮。妊娠期间女性每天分泌0.1 - 0.2g雌激素,妊娠前6个月每天分泌0.2 - 0.4g黄体酮,妊娠后4个月每天分泌0.4 - 0.8g黄体酮。

检测与使用

孕妇体内是否缺乏黄体酮可通过化验证实,也可通过测量基础体温了解。黄体功能不足者,为受孕可从基础体温上升的3 - 4天注射黄体酮,不间断使用9 - 10周,直到母体可自然分泌孕酮为止。在孕酮缺乏的正常情况下使用黄体酮一般无危险。

副作用

黄体酮有一定副作用,孕早期大量使用会使胎儿脊柱、肛门、四肢等部位发生畸形的危险增加8倍;使用人工合成的孕酮,约有18%的女性胎儿出现男性化症状。医学上人造黄体酮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痛经等疾病,但应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黄体酮在女性生理过程中作用关键,但使用时需充分考虑其利弊,谨慎合理使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