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婴儿罗圈腿

怎么防止婴儿罗圈腿

婴儿罗圈腿的预防方法

婴儿的身体状况备受妈妈们关注,婴儿时期是预防罗圈腿的关键阶段。若不注意,可能导致宝宝患上罗圈腿。以下是一些需要避免的习惯及对应的预防措施。

需避免的习惯及应对措施

NG习惯1:W型跪坐姿势

在宝宝学爬、学坐阶段,易呈现膝盖外翻的W型跪坐姿势。学龄前宝宝骨骼发育不稳定,跪坐时脚大多成外翻状,会使腿部变形情况恶化,尤其对原本有明显内八特征的孩子。

怎么做:家长应避免宝宝保持W型跪坐姿势,随时纠正不良坐姿。可鼓励宝宝盘坐,因为腿部变形会使大腿内侧肌肉紧绷,盘坐能伸展紧缩的筋肉,矫正腿变形。也可让宝宝坐小椅子,减少不良坐姿对腿型的影响。

NG习惯2:蜡烛包

网上有种说法称“蜡烛包”可预防宝宝罗圈腿,即宝宝出生后,将两腿和两臂拉直紧贴身体两侧,用包单包紧,再用袋子扎紧。但实际上,罗圈腿是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与包“蜡烛包”无关。相反,包“蜡烛包”会影响孩子正常发育,如引起硬肿症或阻碍胸廓发育。

怎么做:罗圈腿主要因缺乏维生素D形成,为宝宝及时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可有效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剂型多样、无腥味、价格便宜,但补充营养单一;鱼肝油以胶囊、滴剂为主,服用方便,能补充维生素D和维生素A,但价格较高,部分有腥味会让宝宝反感。从安全性和营养角度,婴幼儿补充鱼肝油更好,等宝宝吞咽能力成熟,可直接补充维生素D。

NG习惯3:长时间趴睡

虽未证明趴睡与腿变形有直接关联,但宝宝趴睡时足踝会呈现内翻或外翻状,对于睡眠占比大的小宝宝可能有轻微不良影响,在意宝宝腿型发展的家长可适当避免。

怎么做:宝宝采用两侧适时交替的侧卧是安全理想的睡姿,头形轮廓优美。宝宝刚出生时,可用软毛巾折叠垫在肩颈部。每隔2 - 3小时变换睡觉姿势,让侧卧、平躺、仰卧、俯卧姿势交替,利于骨骼生长发育。

NG习惯4:过早乘坐学步车

医学人员常宣导避免让宝宝乘坐学步车,但部分传统家长或长辈仍有此习惯。无法自行扶物站立的宝宝骨骼发育未健全,坐在学步车里双腿需撑开,走路姿势与正常行走不同,使用时间长易造成腿骨或膝关节变形。

怎么做:洗澡时或睡前可鼓励宝宝玩踢脚游戏,锻炼小腿后侧肌肉,有扁平足症状的孩子可借此矫正足弓。O型腿需加强腿部外侧肌力,X型腿需锻炼腿内侧肌力;内八腿通常有髋关节外展问题,可利用反向拉筋锻炼舒展紧缩肌肉。锻炼时要重视孩子反应,有疼痛表示需立即停止,配合度高可酌量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

专家叮咛

若宝宝腿部弯曲角度未变大,但随年龄增长出现七坐八爬落后、2岁走路常跌倒等问题,可能是粗大动作发展落后。少部分O型腿宝宝是因家族遗传。若父母本身腿型有内八或O型腿现象,孩子出现类似情况属正常,不必惊慌。想要宝宝有强壮身体和骨骼,均衡营养和运动是关键,很多营养品效果不如运动和充分营养。

总之,罗圈腿影响美观,宝妈要注意上述事项,积极预防,避免给宝宝造成终生遗憾。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