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症状

轮状病毒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相关知识

一、轮状病毒简介

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造成腹泻的常见病毒,多数感染发生在秋季,因此轮状病毒感染又被称为秋天腹泻。轮状病毒是婴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轮状病毒总共有七个种,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B、C、D、E、F与G,其中A种最为常见,人类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案例由该种造成。

二、轮状病毒症状

  • 轮状病毒性腹泻症状从无症状、轻微发病到严重时出现致命性胃肠炎、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常见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无血色水样腹泻,腹泻物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不含血或黏液,症状可持续3 - 9天。
  • 除胃肠道症状外,近年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许多其他疾病,有些病例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甚至可通过胃肠道屏障造成病毒血症。

三、轮状病毒性腹泻

  • 季节性: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喜欢在20℃左右气温下活跃,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故又称秋季腹泻。全年均可发生,秋冬为流行高峰。
  • 危害: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是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有近4万名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死亡,约占中国5岁以下儿童总死亡人数的12%,各省、市均有暴发流行记载。
  • 传染源:42%的轮状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但可传播病毒,腹泻患儿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较难预防。
  • 易感人群:大多发生在6 - 24月龄的婴幼儿。该病除引起肠道内感染、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还可引起病毒血症,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肺炎、肝炎或急性胰腺炎等。
  • 费用:中国CDC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最新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门诊平均费用168元/次(92 - 230元/次),住院平均费用3145元/次(2760 - 4909元/次)。

四、轮状病毒感染

  • 传播方式:主要经粪 - 口或口 - 口传播,亦可通过水源传播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由于轮状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自然灭亡,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来源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传播。
  • 潜伏期:一般在3天左右。

五、轮状病毒感染的护理

  1. 严重者需就医: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2. 不能吃止泻药: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3. 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 - 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4. 预防脱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患儿增加饮水(主要是白开水)。当患儿出现脱水症状,或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可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保护臀部:每次便后都要为患儿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屁股”。
  6. 恢复饮食:患儿恢复饮食时,可喂饮米汤或稀释的牛奶。病情得到控制后,恢复正常进食要注意从流质至半流质,再到软饭的逐渐过渡。
  7. 注意休息:秋季腹泻病程中的患儿应休息,尽量少带患儿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减少病毒感染机会,避免去托儿所和其他公共场所,以免传染。
  8. 做好隔离: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做好消毒,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都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阻止传染。

小孩子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感染后易出现腹泻、呕吐和高烧等症状,家长应积极带孩子就医并做好护理工作。

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幼儿健康危害较大,了解其症状、传播方式及护理方法,有助于家长及时应对,保障孩子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