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房产如何分割给孩子的

离婚房产如何分割给孩子的

夫妻离婚房产分割及未成年人财产权益问题

财产分割问题是世界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解决此类问题需兼顾受害者权益与法律要求,需深思熟虑。本文聚焦夫妻离婚时房产分割给小孩及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相关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与房产分割基础

在无夫妻财产协议的情况下,婚姻存续期间双方收入(无论多少,甚至一方无收入)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各占一半,房子也包含在内。离婚后,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变卖或占用。

未成年人财产权益情况

一般情况下未成年孩子对家产的分配权

家庭财产通常由夫妻劳动积累,未成年人未参加劳动无经济收入,父母离婚时,未成年孩子无权分得家产。

未成年人获得个人财产的途径及法律保护

  • 获得的奖金:如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因见义勇为获政府奖金等。
  • 接受赠与而得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9条规定,赠与人明确表示将赠与物赠给未成年人个人的,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个人财产。
  • 通过遗嘱继承而获得的财产:依据《继承法》,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立遗嘱让孙子女、外孙子女继承遗产,未成年人通过此方式获得的遗产归本人。
  • 因人身受到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未成年人因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致残,有权要求加害人等赔偿义务人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中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属未成年人个人财产。
  • 享有智力成果而得的财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未成年人通过发明专利、发表文章、绘画作品等智力成果获报酬属个人财产。

对未成年人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定

《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财产等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所以,父母无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时,都不得否认未成年人获得的上述财产属个人所有,不得擅自处理或强行占为己有。

倡导青少年维护自身权益

青少年应多学习法律知识,未成年人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我国依法治国,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总之,了解夫妻离婚房产分割及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相关法律规定,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