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指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指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因、症状及应对指南

什么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简称AFL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晚期的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以及肝性脑病。根据统计,AFLP的发病率约为1/130,000孕妇,其孕妇死亡率为33.3%,胎儿死亡率高达66.7%,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妊娠并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AFLP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以下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

  • 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间雌激素、生长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的升高可能导致脂肪动员增加,脂肪酸进入肝脏的量增加,从而引发肝细胞脂肪浸润。
  • 代谢紊乱:妊娠晚期孕妇可能存在蛋白质代谢紊乱、某些氨基酸缺乏以及脂蛋白缺乏,这些因素均可促进肝细胞脂肪变性。
  • 肾脏受累:部分AFLP患者可能出现肝肾综合征,导致肾小管细胞脂肪变性,提示肝外器官也可能受到类似损害。
  • 与先兆子痫的关系:近半数AFLP患者合并先兆子痫或子痫症状,有研究认为AFLP可能是先兆子痫的一种特殊表现。

高危人群

以下群体的孕妇更容易患上AFLP:

  • 初产妇
  • 双胎妊娠的孕妇
  • 妊娠晚期处于应激状态的孕妇

症状与诊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多样且进展迅速,主要包括:

  • 恶心、呕吐、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 黄疸、腹痛、肝区不适
  • 肝功能衰竭表现,如凝血功能异常、低血糖
  • 严重时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诊断AFLP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血糖水平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肝脏超声或CT)。

治疗与管理

一旦确诊AFLP,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终止妊娠:尽快终止妊娠是治疗AFLP的核心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母婴预后。
  • 支持治疗:包括纠正低血糖、改善凝血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 密切监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管理。

预防与建议

虽然AFL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

  •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
  • 定期产检,特别是妊娠晚期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参考资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