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心力衰竭相关知识介绍

心力衰竭概述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一旦出现,治疗较为困难,患者日常护理十分重要。

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长时间住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躁、孤单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辅导患者学会自我放松。
  2. 运动与休息护理:轻度心力衰竭者,适当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重度心力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多取半卧位,严重者可双腿下垂缓解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肺淤血和心脏负担。长期卧床者可能出现压疮、骨质疏松等现象,需定时翻身,加强皮肤护理。
  3. 感染护理:注意预防受凉,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4.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起伏大,应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纠正情况,为判断病情、修改治疗计划提供有效信息。

心力衰竭的病因

基本病因

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最终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的心肌损伤,会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诱发因素

  1. 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 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 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 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停用洋地黄。
  5. 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 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总结

本文介绍了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及病因,同时强调日常生活中预防心力衰竭也很重要,要注意休息饮食,不过度抽烟喝酒。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广告若涉及加盟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相关知识
相关百科
妈妈网 下载 孕育管家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