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宝感冒、预防和各种症状的护理


最近很多妈妈来问我感冒后怎么办
普通感冒90%以上为病毒性,而秋冬季节感冒高发,一般麻麻们可能会认为是受凉,其实不然。感冒病毒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之中,因为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病毒体外存活时间会变的比较长,增加了感染概率。宝宝新陈代谢快,又爱动,会比较容易出汗,出汗后受风,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受冷时抵抗力差的宝宝也有可能感染。
秋冬季节室内通风差,又不能保证湿度的话,病毒浓度增高,抵抗力薄弱一点的宝宝就可能感冒。
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方式是,室内勤通风降低病毒浓度,保持室内湿度60左右降低病毒体外存活时间,宝宝适度穿衣,避免过厚出汗受风,与大人同样厚薄或者比大人略薄点,加辅食的宝宝注意营养均衡,大宝宝和小伙伴密切接触所以感冒概率会很高,要教会宝宝避免太接近出现咳嗽,喷嚏等症状的小朋友,回家后及时洗手换衣,另外避免带宝宝去人群众多的密闭空间
病毒性感冒病程5-7天可以自愈,5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感冒,可以细心护理观察几天看看,体质较不错的宝宝第四天就可能会好转,这样宝宝就不用吃药打针或者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去医院了。
关于感冒护理需要注意的几点
1,保正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两次,一次至少一小时
2,保持室内湿度60左右,可以悬挂湿毛巾湿浴巾,或在暖气片上放置盛水的盒子,但效果不如加湿器,使用超声波加湿器必须注意使用纯净水,并尽量每天清洗,如果使用净化型加湿器,可以使用自来水。
3,保证室温20左右
4,鼓励宝宝多饮水,小月龄宝宝多喝母乳。
5,如果有鼻涕,及时帮宝宝清理,用棉球湿巾等柔软物蘸掉,尽量不要擦拭。用棉签蘸植物油湿润鼻腔。
6,如果有鼻塞,可用手电观察鼻塞的原因,若是鼻内分泌物阻塞,可鼻内喷海盐水,或用温湿毛巾敷鼻,软化鼻内分泌物,宝宝一般打喷嚏可以自行排出,如果使用吸鼻器,注意力度不要太大,以免伤害粘膜。如果是鼻粘膜肿胀,可鼻内喷0.0125%的羟甲唑啉缓解黏膜肿胀,这种情况切忌用吸鼻器,否则会加重鼻黏膜水肿。
7,如果咳嗽,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浅,平躺睡眠时,咳嗽会加重。因为平躺上呼吸道分泌物倒流,会刺激咽喉。如果咳嗽没有严重影响休息,不需要服用止咳药物,咳嗽可以帮助排出分泌物,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反映。
8,如果有痰,由于婴儿咳嗽能力较弱,气管较细,很难将痰咳出,所以遇到宝宝有痰时,除口服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重要的是增加气管内水分稀释痰液,可进行雾化吸入盐水或盐酸氨溴索,也可将浴室内放足蒸汽,让宝宝尽可能多呆一些时间,吸入一些水分。另外,让宝宝趴在大腿上,空手叩击震动宝宝背部可以辅助排痰。
9,如果发烧,出现呕吐,或明显的精神萎靡嗜睡,不管烧多少度都需要尽快就医。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和进食状态不错,发烧可以暂时自行护理,38.5以下物理降温,保证室温减少衣物覆盖,增加皮肤散热机会,退烧贴,35-36度温水擦浴。
小婴儿不可以使用酒精,因为皮肤薄嫩,角质层不完善,会通过皮肤吸收,不可以使用冰块或冰水,因为降温速度过快容易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另外一定要多喝水,如果身体缺水,即使使用退烧药物,也不会起太大作用,退烧原理就是通过排尿排汗带走热量,但是不可以捂汗,反而会阻碍皮肤散热造成高热不下或者高热惊厥。
38.5以上视情况可以使用退烧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剂量遵照说明书。
宝宝服用退烧药,体温下降数小时后往往再度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未痊愈,退烧药暂时帮助控制体温,药效结束后再度升高是正常现象,体温回升速度比较快,可以上述两种退烧药轮流使用,以降低同种药物体内浓度,不同种药物间隔3小时,同种间隔6小时。
10,如果出现高热惊厥,首先麻麻们要保持镇定,让宝宝平卧,头侧向一边,用软布包裹好的筷子在放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宝宝咬伤舌头(对已经牙关紧闭的没必要强行实施),及时清理口鼻的分泌物,以免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掐人中穴,不要太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抽搐一般只持续数秒钟到数分种结束。发热后,若24小时内仅出现一次抽搐,在5分钟内结束,恢复后一切正常,通常不必过于担心;若不止一次抽搐,且时间长,抽搐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或抽搐后未能恢复正常,应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请医生判断是单纯性高热惊厥,还孩子本身有癫痫,发烧诱发了癫痫发作,或是脑炎等
暂时就这些吧?如果想起来再补充
PS:
我建议5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先观察看看,而不建议5个月以下的宝宝,是因为小婴儿生病后症状表现有可能不是很明显,经验不足的麻麻可能会因为观察不到细节而误诊,所以建议就医比较放心,如果麻麻经验充足,比较自信,当然也可以先观察看看的。病毒性感冒的原理是一样的,不是5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就不会自愈,也不见得月龄小病程就会长。
普通感冒90%以上为病毒性,而秋冬季节感冒高发,一般麻麻们可能会认为是受凉,其实不然。感冒病毒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之中,因为秋冬季节气候干燥,病毒体外存活时间会变的比较长,增加了感染概率。宝宝新陈代谢快,又爱动,会比较容易出汗,出汗后受风,病毒就会趁虚而入。受冷时抵抗力差的宝宝也有可能感染。
秋冬季节室内通风差,又不能保证湿度的话,病毒浓度增高,抵抗力薄弱一点的宝宝就可能感冒。
感冒为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方式是,室内勤通风降低病毒浓度,保持室内湿度60左右降低病毒体外存活时间,宝宝适度穿衣,避免过厚出汗受风,与大人同样厚薄或者比大人略薄点,加辅食的宝宝注意营养均衡,大宝宝和小伙伴密切接触所以感冒概率会很高,要教会宝宝避免太接近出现咳嗽,喷嚏等症状的小朋友,回家后及时洗手换衣,另外避免带宝宝去人群众多的密闭空间
病毒性感冒病程5-7天可以自愈,5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感冒,可以细心护理观察几天看看,体质较不错的宝宝第四天就可能会好转,这样宝宝就不用吃药打针或者冒着交叉感染的风险去医院了。
关于感冒护理需要注意的几点
1,保正室内每天至少通风两次,一次至少一小时
2,保持室内湿度60左右,可以悬挂湿毛巾湿浴巾,或在暖气片上放置盛水的盒子,但效果不如加湿器,使用超声波加湿器必须注意使用纯净水,并尽量每天清洗,如果使用净化型加湿器,可以使用自来水。
3,保证室温20左右
4,鼓励宝宝多饮水,小月龄宝宝多喝母乳。
5,如果有鼻涕,及时帮宝宝清理,用棉球湿巾等柔软物蘸掉,尽量不要擦拭。用棉签蘸植物油湿润鼻腔。
6,如果有鼻塞,可用手电观察鼻塞的原因,若是鼻内分泌物阻塞,可鼻内喷海盐水,或用温湿毛巾敷鼻,软化鼻内分泌物,宝宝一般打喷嚏可以自行排出,如果使用吸鼻器,注意力度不要太大,以免伤害粘膜。如果是鼻粘膜肿胀,可鼻内喷0.0125%的羟甲唑啉缓解黏膜肿胀,这种情况切忌用吸鼻器,否则会加重鼻黏膜水肿。
7,如果咳嗽,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浅,平躺睡眠时,咳嗽会加重。因为平躺上呼吸道分泌物倒流,会刺激咽喉。如果咳嗽没有严重影响休息,不需要服用止咳药物,咳嗽可以帮助排出分泌物,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反映。
8,如果有痰,由于婴儿咳嗽能力较弱,气管较细,很难将痰咳出,所以遇到宝宝有痰时,除口服化痰药,如盐酸氨溴索;重要的是增加气管内水分稀释痰液,可进行雾化吸入盐水或盐酸氨溴索,也可将浴室内放足蒸汽,让宝宝尽可能多呆一些时间,吸入一些水分。另外,让宝宝趴在大腿上,空手叩击震动宝宝背部可以辅助排痰。
9,如果发烧,出现呕吐,或明显的精神萎靡嗜睡,不管烧多少度都需要尽快就医。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和进食状态不错,发烧可以暂时自行护理,38.5以下物理降温,保证室温减少衣物覆盖,增加皮肤散热机会,退烧贴,35-36度温水擦浴。
小婴儿不可以使用酒精,因为皮肤薄嫩,角质层不完善,会通过皮肤吸收,不可以使用冰块或冰水,因为降温速度过快容易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另外一定要多喝水,如果身体缺水,即使使用退烧药物,也不会起太大作用,退烧原理就是通过排尿排汗带走热量,但是不可以捂汗,反而会阻碍皮肤散热造成高热不下或者高热惊厥。
38.5以上视情况可以使用退烧药,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剂量遵照说明书。
宝宝服用退烧药,体温下降数小时后往往再度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未痊愈,退烧药暂时帮助控制体温,药效结束后再度升高是正常现象,体温回升速度比较快,可以上述两种退烧药轮流使用,以降低同种药物体内浓度,不同种药物间隔3小时,同种间隔6小时。
10,如果出现高热惊厥,首先麻麻们要保持镇定,让宝宝平卧,头侧向一边,用软布包裹好的筷子在放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宝宝咬伤舌头(对已经牙关紧闭的没必要强行实施),及时清理口鼻的分泌物,以免误吸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掐人中穴,不要太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皮肤。抽搐一般只持续数秒钟到数分种结束。发热后,若24小时内仅出现一次抽搐,在5分钟内结束,恢复后一切正常,通常不必过于担心;若不止一次抽搐,且时间长,抽搐只涉及身体的一部分,或抽搐后未能恢复正常,应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请医生判断是单纯性高热惊厥,还孩子本身有癫痫,发烧诱发了癫痫发作,或是脑炎等
暂时就这些吧?如果想起来再补充
PS:
我建议5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先观察看看,而不建议5个月以下的宝宝,是因为小婴儿生病后症状表现有可能不是很明显,经验不足的麻麻可能会因为观察不到细节而误诊,所以建议就医比较放心,如果麻麻经验充足,比较自信,当然也可以先观察看看的。病毒性感冒的原理是一样的,不是5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就不会自愈,也不见得月龄小病程就会长。
来自潍坊市